病 虫 情 报 第十四期
来源:    时间:2021-11-08    作者:

  小麦秋播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小麦秋播药剂种子处理可预防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有效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减少小麦生长期病虫防治压力,能够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具有“一拌多效、事半功倍”和省工省药、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推进农药减量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受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土传病害等发生和危害程度逐年呈上升态势,已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为切实做好今年秋种小麦病虫害防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为来年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应大力推行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种子处理技术。

  一、总体目标。大力推广小麦秋播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技术,有效预防小麦苗期病害和虫害。

  二、技术措施

  1.技术方法。根据小麦土传病害、地下害虫等发生特点,科学合理选择种子处理药剂。预防小麦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拌种或包衣;预防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可选用咯菌腈、苯醚?咯?噻虫嗪、戊唑醇等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拌种或包衣;预防小麦蚜虫或地下害虫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或辛硫磷等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预防土传病害与害虫混发可选用苯醚?咯?噻虫、戊唑?吡虫啉、烯肟?苯?噻虫、嘧?咪?噻虫嗪等进行种子拌种或包衣;为提高小麦抗病性、防止药剂拌种延缓出苗,可在拌种时加入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激活蛋白等免疫诱抗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2.注意事项

  (1)小麦药剂拌种时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药量,把握好药剂使用剂量和对水量,不能随意加大或降低用量,防止降低防效和出现药害事故。

  (2)要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提高拌种、包衣效果。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后再拌粉剂,拌种后应及时翻匀晾干,不宜久放。

  (3)拌种时要注意安全,严禁赤手拌种,推荐使用专用器械拌种,可提高种子药剂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公益提示:认真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293830.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