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通辽市五届四次会议第20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时间:2021-11-08    作者:

  邵凤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荞麦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牧业发展的关心和提出的宝贵建议。荞麦是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凭借独特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全市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市荞麦种植面积7.66万亩,产量9691吨,其中库伦旗3.48万亩,产量5004吨,分别占全市的比重为45.4%、51.6%,是我市荞麦最大的主产区。“库伦荞麦”于200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内蒙古名牌农畜产


  

  品”称号;2006年获得国家商标总局原产地商标认定,这也是内蒙地区首个农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2008年通过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获得无公害产品商标标识使用权;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库伦荞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重技术引进,先后引进荞麦品种45个,培育提纯出“通荞1号”、“通荞2号”、“玉荞4号”、“燕荞1号”等荞麦新品种,进一步提高了荞麦品种的科技含量,建设了荞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库伦荞麦”已成为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农字号金字招牌。

  我市荞麦产业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正如您提案所说,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品研发和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之处,为加快荞麦产业不断升级,结合我市农牧业发展现状和您所提建议,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品种的选育和引进以及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是实施荞麦产业科技攻关。实施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我局将协调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从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角度将荞麦育种作为主攻方向,针对荞麦品种混杂、退化等问题开展荞麦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与利用研究,实现我市荞麦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二是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扩大标准化生产面积,力争2021年技术覆盖率达到67%,到2023年,荞麦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二、不断促进荞麦产业化发展

  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契机,以加工企业为主体引领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扩量提质,扎实推进荞麦加工业发展。一是做强经营主体打造发展龙头。培育扶持荞麦加工企业,坚持“稳定做实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招商引进一批”的思路,不断发展壮大荞麦加工企业队伍。二是聚焦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在产业化项目中向荞麦产业倾斜,按照“谋划储备一批,培育落地一批”的思路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储备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启动实施一批精深加工项目,补齐荞麦产业基地建设、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弱项和短板,培育荞麦加工板块新的增长点。三是培育产业化联合体,推动融合发展。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引导荞麦重点企业和合作社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化联合体,形成集基地生产、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三、继续抓好品牌的宣传打造,不断擦亮通辽区域公用品牌金字招牌

  支持企业积极走出去,充分用好中蒙博览会、绿博会、农交会、内蒙古味道等国内外展会窗口,不断拓展销售的半径和幅度。让广大消费者接受认可荞麦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不断让口碑效应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荞麦产业走上健康发展“快车道”。推进“库伦荞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三年内使“库伦荞麦”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实现大幅度的提升,并带动相关企业农户使用,切实达到提高品牌的效应。

  此答复,如有不妥,请指正。

  

  

  2021年4月10日

  签发人:王立恒

  联系人:王洪兵

  电话:8415107

  

  


http://nmj.tongliao.gov.cn/nmyj/tzgg/2021-11/02/content_db014394e6c74a0c89bb779ecb655afb.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