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永恒的追求。
2020年10月1日,《黄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城乡文明建设”为宗旨,一年来,《条例》给黄石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干净整洁的街道,忙而有序的交通,热情洋溢的志愿服务及崇德向善的精神风貌,都为青铜古都增添了靓丽的文明底色。
1 全面宣传覆盖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10月3日,下陆区杭州东路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堂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公益课程正在进行,来自“爱邻爱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大家详细介绍公共场所文明礼貌、乘车礼仪、旅游观光礼仪等知识,通过宣讲和互动游戏的形式,让文明在居民心中扎根。
“我们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居民活动,扩大创文宣传,同时通过文化小广场、公益广告牌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牵引作用,让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社区副书记张燕说。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文明之风、文明之城,都始于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
一年来,我市持续深入做好《条例》宣传,进一步调动市民的自觉性、参与性,多措并举、多方发力,不断掀起学习宣传的高潮。
市委文明办于2020年10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黄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宣传贯彻活动的通知》和《〈黄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开展“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网上问卷调查,举办“百万市民答文明创建知识100题”线上竞赛活动,吸引全市200多万人次参与;在黄石日报、东楚晚报常设“创建文明城 我们在行动”专版,设置“民生热点”“文明创建随手拍”“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做文明健康黄石人?文明旅游”“诚信社会 你我共建”“志愿服务 温暖黄石”等栏目,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切合群众呼声的宣传报道,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率。
营造氛围提高市民知晓度,促进《条例》的顺利实施,不但需要高密度的集中宣传,也要有润物无声的常态化宣传。
“热爱祖国,爱我家园。”“举止文明,礼貌待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随着《条例》深入人心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从城市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公园广场到大型商场,从街边广告牌到候车亭宣传栏,随处可见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条例》细则、《黄石市民公约》等内容的公益广告。众多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公益广告,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市民参与文明创建。
“这些公益广告既是宣传也是提醒,对大家都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市民张悦说。
2 强化监督执法
“现在路上车比以前多了,但交通秩序却好了很多,最明显的感受是司机都会主动礼让行人。”市民张文利对城市交通的变化赞不绝口。
经过斑马线、路口时主动减速行驶,车辆礼让行人,不争道强行……文明交通新风尚流行的背后,是市民一次次文明行为的践行,也有赖于相关部门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
公安部门在全市17个重点路口和33条重点路段明确路口岗长和路段路长,常态化安排警力和志愿者站岗执勤,制定路段整治机制,及时劝阻和处罚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和乱停乱放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使文明出行蔚然成风。
《条例》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全市相关执法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坚持依法惩戒与教育宣传并举,联合开展整治行动。
围绕文明上网,市文旅局加强对网吧的规范管理,积极推进网吧视频接入工作,加强网吧技术监管,严格要求网吧落实实名制上网登记制度。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300多人次,检查各网吧500多家次,针对网吧吸烟和不文明经营行为行政约谈9家次,立案调查3起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
针对消防安全,市消防救援支队今年以来共检查单位3616家次,督促整改火灾隐患7287处,指导4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完成整改,对1080家重点单位开展集中风险评估,推动街道、社区落实网格火患、占用消防通道排查,打通末端监管“最后一公里”。
聚焦市容环境整治,市城管执法委围绕占道出店经营、乱丢乱扔不文明陋习、停车标线模糊不清等重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严管重罚”行动,加大日常巡查管控,扩大执法覆盖面,推进停车标线复划补划工作,全面规范市容管理秩序。
以德入法、以法促德。
对于不文明养犬、噪音扰民等不文明的行为,《条例》明文规定了处罚措施,有法可依,也让执法部门腰杆更硬。
8月,市民王某由于在情人路飞天白鹭附近遛狗时未使用犬链(绳)牵引,且经过民警劝导后拒不改正,被公安机关依据《黄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处以行政罚款500元的处罚,这也成为我市公安机关开出的首张不文明养犬罚单。
文明养犬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市民的素质体现。市公安局依据《条例》《黄石城市养犬管理办法》,在日常巡查中,深入辖区各小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对违规养犬、溜犬行为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共组织各城区分局开展犬类登记,集中收容整治辖区流浪犬、禁养犬823只,劝导不文明养犬行为8281次。
3 健全“软硬”保障
文明你我他,建设靠大家。
一年来,我市围绕《条例》的贯彻实施,既突出配套方案的“软环境”建设,又突出基础设施的“硬环境”搭建,“软硬”并重,保障《条例》落地生效。
《条例》颁布后,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让文明不只停留在文本条款。
各地各部门各种配套方案相继出台,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如市交通运输局出台《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不当行政行为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市住建局为整治住宅物业小区综合管理问题,拟定了《关于加强黄石市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住宅小区内各执法部门综合管理责任。
多个配套方案的实施,确保了《条例》在具体执行上既契合我市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市直各部门根据具体责任分工,切实加强政治力度和经费保障。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档升级。
10月10日,记者刚刚步入黄石中商广场购物中心三楼,就被醒目的“母婴室”标识所吸引。只见干净敞亮的粉红色房间内,烧水器、婴儿床、护理台、沙发等设施一应俱全,商场还细心的配备了婴儿车,以备“宝妈”“奶爸”的不时之需。
公共场所小小的一间母婴室,不仅仅事关新生儿和母亲的群体利益,也是检验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目前,市商务局已经指导武商团城山店、金港传奇等三所大型超市新增母婴室和无障碍卫生间,重点完善6大非星级宾馆、3大商业综合体的客服中心、无障碍洗手间、母婴室等设施的指示标识。
一年来,我市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标准和要求有机融入城市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充分挖掘空间资源,加快停车场建设,推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的补划和完善优化。加大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强道路交通护栏、隔离墩的维护,对陈旧破损、缺乏标志的标识标线进行补划和优化完善,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4 发挥示范作用
《条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积极践行、倡导文明的志愿者队伍。从疫情防控到文明创建,从扶贫助困到邻里守望,从交通引导到心理疏导……如今的黄石,处处都可以见到闪耀的“志愿红”。
10月11日晚,数百名参加黄石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大赛的志愿者们亮相红毯,在绚烂舞美灯光下绽放“明星”光彩。
“志愿者有地位,城市才有品位,黄石就是这么一座有品位的城市。”亲眼目睹一名名普通的志愿者走上红毯、展示风采,受邀前来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鹤感叹道。
“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建立开展志愿服务的保障、激励制度。”遵循《条例》,我市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出台相关文件,成立黄石志愿者学院,开发黄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和“志愿黄石”微信小程序,9月20日,又成立了“黄石新时代文明实践先锋团”,以更大力度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着力打造“志愿之城”。
“《条例》促使我市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职业化和大众化,实施一年以来,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中国好人”、黄石市爱心满园义工协会负责人肖祖红表示。
在《条例》的引导和大批志愿者的带动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今年9月4日下午,大冶市两湖天地小区,一名4岁女童顺着防盗网从20楼爬到18楼,身处险境。危急时刻,市民万茂江率先发现了女童,并展开救援,隔窗相抱,后经众人接力,女童被成功救回屋内。
“生死一抱”事件经过黄石日报、东楚晚报连续报道后,得到了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央视新闻等数十家国家和省级媒体的关注和转载,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为万茂江等人见义勇为的精神和黄石文明城市的形象点赞。
坚定信念学党史,红心忠贞报党恩,“党史爷爷”王明林学习、汇编和宣讲党史的先进事迹感染了无数人,市委作出在全市开展向王明林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做先进,人人争当为群众办实事的急先锋。
“王明林是我们身边的典型,社区将继续以王明林先进事迹为榜样,不断擦亮党建品牌,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为建设和谐文明的新社区而努力。”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党委书记杨莉说。
一群人带动一座城。退休七年,六次进藏,“中国好人”黄益生以实际行动帮扶困难群众,助力汉藏团结一家亲;兢兢业业,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冯辉斌带领团队护卫人民生命安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条例》实施以来,我市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文明践行者,仅今年,就有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入选“湖北好人”,黄石精神文明建设正于无声处结出累累硕果。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条例》的引领下,文明的种子已经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文明之花已盛开在每一名市民的日常行为之中,山水宜居、和谐有序、欣欣向荣的美丽黄石未来可期!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