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来源:    时间:2021-10-08    作者: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9月23日,秋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铜都大地上稻穗金黄,瓜果飘香,处处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农业重点工作,一幅幅产业旺、人才优、文化兴、生态美、组织强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长江农发助力枞阳农产品上线拼多多活动。枞阳县农业农村局供稿

  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铜陵白姜文化旅游月启动仪式。孙照柱摄

2021年铜陵白姜“姜王”――义安区西联镇山东村姜农姚应松。孙照柱摄

  

特色产业活起来
“闲时除草、施肥,采茶忙季就到茶园采茶,不仅活轻松,工资一年也有两三万元,还能照顾孙子孙女。”秋日里,在枞阳县“众吾”白茶种植基地里除草的村民许友花很是开心,她说,随着茶园的大丰收,她的家庭也实现了小丰收。
位于枞阳县红盘山上的1300亩白茶种植基地是枞阳众多白茶产区的一处,每年可为周边群众提供100余个固定就业岗位,季节性临时用工高峰期可达1500人,帮助47名贫困户顺利脱贫。其培育出的“众吾”白茶在今年举办的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1?合肥)上获得参展产品金奖,现已成为我市白茶产业的一个主力品牌。
农业兴则百业兴。今年以来,我市稳步实施“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截至目前,脱贫村、脱贫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的新型经营主体542个,带动脱贫户9833户,完成任务103.5%。完善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基地)建设92个,完成任务100%。7572户脱贫户实施到户自种自养发展特色产业,完成任务113%。122个到村项目、3个脱贫村创建“一村一品”正在有序推进。

新型农民兴起来
从一开始挑着饲养的土鸡上街叫卖,到现在坐在电脑前处理源源不断的网上订单,返乡创业的枞阳县康民禽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琴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现已成为一名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自己闯出了一条成功路,还组织周边的留守妇女和困难家庭一起创业致富。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培育新时期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一大批乡村人才和经营主体正带领着农村群众在小康道路上越走越宽阔。今年,我市已提前完成25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并指导义安区开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创建,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示范合作社及示范家庭农场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达23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48家,培育申报了五华家庭农场等19家家庭农场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贵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6家合作社为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电商助农拓销路。刘敏摄

  
文明乡风盛起来
9月17日,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1?合肥)美丽休闲乡村馆,铜陵牛歌精彩亮相,唱响了非遗文化新时代风貌,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作为铜陵牛歌重要的兴盛传承地,义安区老洲乡立足乡土特色,以“传承非遗文化――铜陵牛歌”为切入点,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孝道文化”为基本点,以“弘扬主流价值文化――核心价值文化”为根本点,通过夯实党建文化展示馆、家风家训示范街、“光辉岁月”村史馆等建设,滋养丰润非遗文化、孝道文化等特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只有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建构具有饱满品位特征、具有生动气息的新乡土、新农村,才能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今年,我市将继续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

  

鲜鱼丰产丰收。刘敏摄

  稻谷飘香收割忙。刘敏摄

  

  美丽乡村靓起来
道路干净整洁,楼房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种满了绿树红花,健身广场上村民锻炼休闲……行走在我市的乡村道路上,这样的美丽乡村画卷随处可见,村民们安详自在,脸上不时露出幸福的笑容。
“村里今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路边的旱厕也都不见了,全都改成了干净卫生的抽水厕所,环境卫生比以前好了太多了。”面对不久前完成建设的美丽乡村2020年省级中心村,枞阳县横埠镇新庄村村民左信爽高兴地说道。
今年以来,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聚焦生态宜居,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市2020年度11个省级中心村、7个市县级中心村工程类项目基本建设完成。今年计划建设的24个省级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累计完成农村改厕6353户,清理村内塘沟2522口,村内沟渠1026.32公里,村内淤泥3009.30吨,农村生活垃圾33046.39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760.63吨,乱搭乱建5063户,废旧广告牌4049个,无功能建筑13923.60平方米,残垣断壁1513吨。

  
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方盼亮摄

  基层组织强起来
全乡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8万元以上,其中马洼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连续举办三届乡村旅游葡萄节,瓜蒌、水产、经果林等特色农业产业齐头并进;美丽乡村建设善作善成,改水改厕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环卫保洁高效运转,乡村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将优秀党员放在项目攻坚主战场,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今年以来实现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个……这是在今年“七一”前夕获得“铜陵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的郊区灰河乡党委交出的一份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的成绩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我市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继续选派235名干部作为第八批选派干部到各县(区)82个重点村任职,为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一望无际的稻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邢琛摄

  

  丰收的喜悦

  

  

  

  

  组图方盼亮摄

  文/方盼亮
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宣

  


http://nyncj.tl.gov.cn/5558/202109/t20210929_1563859.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