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稻瘟病、恶苗病、胡麻斑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是可以通过种子传染的,进行种子消毒,可以有效杀灭这些附在种子上的病源菌,减轻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一、种子消毒
(一)用25%咪鲜胺乳油2500~3000倍药液直接浸泡稻种12~24小时,浸后不用清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二)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2小时,捞起滴干水后放入85%强氯精500倍稀释液中浸泡10~12小时,用清水洗净,然后按常规方法催芽播种。
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以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为传毒介体的水稻病毒病。水稻苗期和分蘖前期染病,水稻植株矮化,禾苗不能正常抽穗,甚至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染病,产量损失10%~30%。
(一)推广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播种后用使用40目防虫网或15~20克/O的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阻止稻飞虱迁飞到秧苗上传毒为害,还可预防稻蓟马、叶蝉等害虫为害。
(三)药剂拌种:每公斤稻种催芽露白后用25%吡蚜酮悬浮剂8~10克拌种2小时,待药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前期的传毒。
(三)治虱防病
1、秧田期防治:秧苗期每隔7~10天防治1次白背飞虱、移栽前2~3天再施一次“送嫁药”。
2、本田前期防治:移栽后7~10天及时防治前期稻飞虱,同时要兼顾晚稻稻飞虱的全程治理,视虫情开展防治。
3、合理选用农药。选用速效和长效性药剂结合,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药剂可选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嗪酮、敌敌畏、叶蝉散等。
(四)及时检查,发病田块要及时拔除田间病株
秧田期和栽后15天内要进行田间排查,及时拔除病株,拔除前应喷施防治稻飞虱的药剂,秧田期病株集中埋入泥中,分蘖期病株就地踩入泥中并从健丛中掰出一部分分蘖苗补缺。
(五)加强肥水管理:通过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虫能力。
三、抓好其它病虫防治??
做好秧田期螟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苗叶瘟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治螟虫,可人工摘除秧田卵块,或在蚁螟盛孵期内,适时施药防治,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或毒死蜱等药剂。防治苗叶瘟,可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富士一号等药剂喷雾。
警示:农药包装瓶(袋)勿乱丢,放到指定的回收点或集中处理,清洁田园,保护环境。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