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新绿,秋收希望。秋分时节,又是一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广大农民和农业人喜笑颜开,迎接丰收。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丰收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如今,在区委、区政府统的筹谋划下,正奋力描绘出这样的丰收实景:在惠城区乡村里,处处洋溢着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勃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一个个乡村实现美丽蝶变;在农业农村人才的带动下,农民生产技术不断提升,“日富一日”的生活越过越好,乡村振兴的宏伟图景正徐徐铺开。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交出“丰收答卷”
作为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重要筹划者、积极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从顶层设计上发力,让人力、财力、物力向乡村振兴大力倾斜,发挥“区督导组+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联络员机制,定期到镇村、企业一线开展检查调研,推进问题“销号”,努力推动惠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惠城区在发展农业产业上狠下功夫,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打出了农业产业化“特色牌”,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丰收答卷”。在农业生产质量方面,2020年,全区累计完成农业总产值41.65亿元,比2017年增加5.54亿元,增长15.3%;农业增加值25.89亿元,比2017年增加5.38亿元,增长20.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总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蔬菜、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增长,由2017年的43.76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45.55万吨,增长4.1%。受到非洲猪瘟等疫病影响,生猪养殖数量下滑,肉类总产量有所减少,而水产品产量则由2.28万吨增加到2.34万吨。
如今,惠城区创建了一批批让市民耳熟能详的名优农业品牌,如“矮陂丝苗米”“惠城甜玉米”被纳入2020年广东省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区域公用品牌),“矮陂梅菜”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了惠城区区域公用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零的突破。“水中鲤”“惠绿源”“丹荔+Danli”“潮记”等21个农产品品牌获得“粤字号”(广东省农业名牌产品)称号。
惠城区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期)、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丝苗米产业园)和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和水产产业园),构建起了国家、省、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级梯次发展格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全区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支持等方式,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目前合作社达到273家,家庭农场达到300家。
惠城区农业观光旅游、休闲采摘、户外拓展、体验农业等休闲观光农业日渐兴起。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和源茵生态园获评国家3A景区;海纳现代农业生态园被认定为4A级省级农业公园;王福记生态茶园被认定为惠州市农业公园,带动了乡村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如今,每逢周末及节假日,近郊的农业园便能吸引许多亲子家庭前来休闲娱乐,看花海、采摘蔬果,其乐无穷。
建设美丽乡村描绘丰收基础底色
如今,美丽乡村已成为农民丰收节的基础底色。惠城区乡村亦是如此。
假山流水、手绘墙画、迷你版小桥、鲜花环绕的污水收集处理点、干净得没有一点异味的“网红”厕所,原本破败不堪的荒地栽上竹子变成美丽的休闲小公园……汝湖镇围仔村铺开了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作为惠城区乡村风貌“一环四带”的核心环,汝湖镇是惠州市首个编制了乡村风貌提升十年发展规划的乡镇。去年,汝湖镇以“乐活康养休闲镇,七星伴月耀汝湖”为形象定位,启动实施了乡村风貌提升工程,经过连线连片整治、改造、美化,乡村颜值大大提升,借由一些“网红点”,加快人气聚集,催生出美丽经济,节假日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汝湖吃喝玩乐,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汝湖镇是惠城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成华丽丰收的缩影。2020年,全区142个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中,惠城区被评为“优秀”等级;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被评为“优秀”等级。“四小园”建设共盘活利用闲置土地31.45万平方米,建成小菜园1259个、小果园244个、小花园458个、小公园130个,美化了农村环境,使乡村焕发了新活力。
令人欣喜的是,横沥镇墨园村等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基本建成,“七仙汝湖?诗画田园”乡村振兴(旅游)综合示范带和“翰墨梅香?汤泉竹径”乡村振兴(旅游)综合示范带建设正全力推进中,汝湖镇围仔村等10个特色精品村建设已全面铺开,初步实现从“点上突破”到“面上精彩”的设想。未来,借由“美丽经济”的提升,将带给村民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调动村民的主体意识,使乡村振兴形成强大的合力。
“领头羊”“带头人”丰盈农民“钱袋子”
在丰收节的“丰收”背后,是一群党员干部“领头羊”和农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
2021年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后,142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组织负责人“三个一肩挑”,1384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含村小组)中党员占比达57.9%,组织人才建设取得喜人成果,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依托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累计全脱产培训160人次;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及骨干开展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累计达330人;挖掘乡土人才,33名农村乡土专家通过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开展“研究生科技服务团”活动、进行田间技术指导服务,培育“农技带头人”达170人。
这些“领头羊”和“带头人”奔走在乡村,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农业产业等方面不遗余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产业发展方面,他们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以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入园打工等多种形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20009元增加到2020年的26094元,不断丰盈的“钱袋子”让农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接续奋斗谱写惠城乡村振兴新篇章
眼前的丰收景象让广大农民幸福洋溢,未来乡村振兴道路仍需接续奋斗。惠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做好农业发展规划,保障农业产业用地需求。通过把闲置分散的土地资源流转出来,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开发,通过土地租金、土地量化分红、入园劳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方式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整治撂荒耕地及耕地“非粮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等等。
同时,抓好产业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与经营美丽乡村统一起来,发展美丽经济、特色产业,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追求各类产业项目“串点成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另外,运用好政策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解决农村发展短板,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坚持“培养本地人才、引进外地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三者结合的原则,促进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和智慧的力量,共同谱写惠城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