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系统可持续发展路径报告
来源:    时间:2021-09-26    作者:
.TRS_Editor P{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DIV{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TD{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TH{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UL{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LI{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TRS_Editor A{margin-top:5px;margin-bottom:5px;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t;}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一、中国的成就与探索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一)粮食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向“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近6.7亿吨,连续6年超过6.5亿吨,平均每亩粮食产量达到382公斤,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74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取得新进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一半农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业育种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数千个高产优质作物新品种新组合,实现多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1%,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0%、85%。 

  (二)食物供应体系不断健全 

  农业农村市场化水平持续提升,在流通体系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农业品牌创建、市场调控机制完善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批发市场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沟通城乡、衔接产销、运行快捷的流通网络,建立起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为基础,连锁超市、零售网络和电子商务等为补充,仓储设施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冷链物流建设日趋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上联生产、下联消费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逐步形成。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750亿元。农产品期货市场快速成长,目前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已有27个、期权品种6个,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排名全球第二,防范农业市场风险的作用日益突出。多元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生产涌现出多种形式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产品流通主体则由众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经纪人和中介机构等组成。多元化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紧密连接,催生了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包括“农户+收购商+批发商+零售终端”“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订单农业”“农超对接”和“农社对接”等。中国食品加工规模企业数目有较大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精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2020年,中国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96万亿元。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支持力度,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耕地保护取得成效。全面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0亿亩。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大力普及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超过了0.56,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达到40.2%、40.6%,农膜回收利用率超过80%,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7%、76%,绿色生产正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旋律。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启动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休渔禁渔、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等一批重大工程和补助政策,并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农田、森林、草原、海洋、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预防控制,全国农业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地区出现好转。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目前,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1%。 

  (四)居民健康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膳食品种丰富多样。2019年,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产量分别为25.0公斤、38.7公斤、46.4公斤、22.9公斤、515.9公斤和196公斤。居民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减少,动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粮食食物消费增加,食物更加多样,饮食更加健康。营养水平不断改善。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能量摄入量2172千卡,蛋白质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城乡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优质蛋白质摄入增加。***平均身高继续增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至了7%以下,低体重率降至5%以下,均已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8.7%,6-17岁儿童青少年贫血率为6.1%,孕妇贫血率为13.6%,与2015年相比均有显著下降。 

  (五)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消除饥饿和贫困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饥饿和贫困的成功道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卓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第一次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的6079元增长到2020年的12588元,脱贫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脱贫地区落后面貌根本改变。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六)农业对外合作成果突出 

  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共赢合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对外合作关系不断拓展。目前,中国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与60多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合作机制。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世界银行等组织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形成了东盟与中日韩农业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经贸合作论坛等农业合作机制。 

  农业南南合作取得成效。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出农业专家和农业职业教师、开展农业管理与技术培训以及援助各类农业物资等多种方式,把中国农业发展的适用技术、成功经验、技术装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享,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村贫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0-2015年,中国共承担23个农业援外组225人次外派管理任务,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培育新技术428项,完成各类工程建设项目52项,开展技术培训近40000人次。圆满完成433期农业援外培训任务,共培训外国农业官员、技术人员等11628人次。2020年,针对蝗灾影响,向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等发展中国家援助400余吨马拉硫磷农药、背负式机动喷雾机2000余台、手持超低量喷雾机3500余台以及防护服、面罩和手套各4000套。同时,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齐心协力、务实高效推进在中国建设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为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和转运抗疫物资提供支持。 

  自199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开展南南合作以来,截至目前,中国已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近110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占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国别数量的47%,占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派出总人数的60%。在FAO框架下,中国专家在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农田水利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向东道国示范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近10万当地农民接受了实践培训,超过100万小农从中受益,受到东道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二、中国粮食系统转型过程中的挑战 

  在中国食物系统转型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食物系统转型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人多地少水缺是中国基本国情,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地区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牧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二是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凸显。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中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经营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中国农业生产“小、散、弱”的格局已成为制约农业劳动效率提高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因素。三是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高温、干旱、洪涝、冰雹及病虫灾害发生频率增高、面积扩大,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四是食物供给压力仍然较大。消费者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转变,粮食消费需求保持刚性增长。五是营养结构失衡比例增加。结构失衡型的营养不良依然存在,营养相关慢性病呈高发态势。 

  三、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考虑 

  随着转型过程中新的挑战不断涌现,在确保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稳定发展食物生产、确保多元化供给的压力较大。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中国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坚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饥饿问题,共同推进全球粮食事业健康发展。 

  (一)树立新粮食安全观。推动粮食生产的目标由过去的单纯追求产量逐步向以营养为导向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 

  ――坚持大农业与大食物。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围绕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着力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坚持大营养与大健康。推进食物供给与人群营养需求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 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制定中国食物营养发展纲要,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实施,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 

  (二)提升食物供应能力。继续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坚持“藏粮于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制止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旱涝保收水平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南方酸化和北方盐碱化等退化耕地治理。提高蔬菜大棚和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坚持“藏粮于技”。加强开展农业基础研究,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良种技术攻关,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和加工流通等核心技术。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创新活力。强化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做好旱涝趋势监测预报服务和影响评估。不断完善救灾救济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次生灾害处理, 

  ――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家禽养殖,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积极发展蜜蜂、马、驴、鸽等特色畜牧业。大力发展现代草牧业,积极推进粮改饲,增加优质饲草料供给。大力发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积极发展鱼、虾、蟹、贝、藻、参等特色优质品种养殖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高附加值品种、低消耗低排放品种。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 

  ――创新体制机制。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完善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主体多元转变,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支持农民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创新农业金融和保险产品,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建设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供需平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提升粮食物流流通效率。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和转化,聚集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和特色粮油产品供给,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积极发展“稻渔共生”、“畜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开展试点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加强质量管理认证。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追溯体系。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既协同推进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修复,也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继续推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人工造林。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巩固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还湿、退围还滩还海成果。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在重点水域实施休渔禁渔政策。完善森林、湿地等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实现生产过程减损。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建立现代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的技术培训和服务,降低产后损失。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反对餐饮浪费,推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四)促进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共享,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措施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设立5年过渡期,衔接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加强政策支持,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对一批重点县市给予支持。坚持和完善帮扶机制,强化区域合作、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将脱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产业带动,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乡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路、水、电、气及移动通信等设施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便利度。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提升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发展权利和机会。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享有卫生健康服务、教育、就业等权益,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消除性别歧视。 

  (五)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做到全方位、多层次农业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在农业资源上加强优质资源共享、推动要素合理流动,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在农业贸易加快农业资金融通、共建产业合作区,谋求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融入全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速推进对外农业投资合作。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粮食经贸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促进沿线国家的农业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市场深度融合。 

  ――积极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等国际相关治理机构和平台的合作交流,参与和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G20和APEC等倡议的建立全球和区域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安全治理机制和禁止粮食禁运等行动计划。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共同维护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探索国际粮食合作新模式,促进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合理的国际粮食安全新局面。 

  ――深入推进南南合作。国际社会应不断强化以南北合作为主渠道、南南合作为补充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愿不断创新南南合作模式,为化解地区粮食危机和帮助贫困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在提升全球粮食生产能力方面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作出积极努力。 

  ――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农业领域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分享农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最佳实践,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韧性。继续推进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核算、生物质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智慧型农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http://www.moa.gov.cn/xw/gjjl/202109/t20210923_6377473.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