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是中国传统的民俗工艺品之一,花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如今已经流传两千余年。每逢佳节,人们都会挂起花灯,共同欢庆节日。在石排,每逢中秋佳节之际,外婆都会送给外孙一对“灯笼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位年逾七旬的民间花灯手艺人陈婉琴的故事。
石排媳妇陈婉琴是石龙镇泗洲村人,编织灯笼仔,是当地妇女的传统工艺,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泗洲村,从事编织“灯笼仔”工艺的大多是妇女,她们除了带小孩、主持家务外,有空就编织。编织手艺一代传一代,这也让泗洲成了有名的灯笼村。
石排媳妇陈婉琴是石龙镇泗洲村人,编织灯笼仔,是当地妇女的传统工艺,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泗洲村,从事编织“灯笼仔”工艺的大多是妇女,她们除了带小孩、主持家务外,有空就编织。编织手艺一代传一代,这也让泗洲成了有名的灯笼村。
中秋节“灯笼”市场需求量很大。陈婆婆年轻时嫁到石排,期间干过批发店等工作,退休后儿孙长大,近三年才空闲下来重新开始制作“灯笼仔”,节日卖给街坊邻里。她所做的灯笼仔均匀、轻巧、透亮、形态精美,街坊们都十分喜爱。
对东莞人来说,这种传统的“灯笼仔”和普通灯笼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这个灯笼有什么寓意呢?你看灯笼上有四个公仔,叫状元游街。这个是状元夫人、抱着婴儿。每个外婆都会送灯笼给外孙,希望外孙像画中状元一样读书步步高升。这个灯笼点亮的时候是很亮很的,代表照着外孙,祈愿他们身体健康、一帆风顺,像这几个状元一样优秀。”
看似结构简单的“灯笼仔”,其制作的过程并不简单。据陈婆婆介绍,传统手工制作的“灯笼仔”,要经过选料、破篾、泡制、晒晾、编织、上漆、贴花等工序,每一个工序都必不可少,要求也比较高,有些工序还比较耗费时间。像陈婆婆这样的老手,一小时也只能做一对灯笼,要学好这门手艺,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不断学习。
为了推广传承“灯笼仔”制作技艺,陈婆婆也会参加各类展示教学活动,将这项传统非遗文化带到年轻一代的身边,让更多人认识、传承传统手艺。
“现在我都会去社区教小朋友做,不要让这些传统文化失传。”陈婆婆表示。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