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的武汉,烈阳如火,在汉南区邓南街水三村2000余亩萝卜种植基地,8台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来回驰骋,旋耕、起垄、播种、覆土一次成型,场景颇为壮观。眼前这一幕,让站在地头的北冰洋种植合作社业主杨兵祥很有些感慨,在他十年的记忆里,每年此时,这片土地上都会出现一百多位播种工人,挥汗如雨、弯腰前行。而现在,杨兵祥将用了多年的人工播种工具扔进了仓库,笑着说,以后这就是文物了。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武汉市推进蔬菜生产“机器换人”。长期以来,蔬菜种植都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作业效率低。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请工难”、“用工贵”问题越加突显。
为补齐蔬菜生产机械化种植短板,市农机中心以实施农业农村部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引进国外先进机型,同时鼓励国内生产企业不断升级装备制造技术,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近几年市、区农机部门通过不断试验,在作业效果和机具价格上找到了平衡点,2021年新引进的青岛大顺精锋2RXF-1800G型气吸式蔬菜播种机不仅作业效果好,价格也不到同类进口机型的一半,受到种植户的普遍欢迎。杨兵祥说:“往年一到播种萝卜时,我们就会忙的焦头烂额,到处找农民工,人难请、工钱还贵,1人1天也就播1亩多地。今年在市、区农机部门指导下引进的这款播种机,播种效率高、效果好,1台机器1天就可播种50-60亩,平均每亩可以帮我们节省人工费80元,彻底解决了我们的播种难题,再也不用为请人着急了。”
与传统人工播种相比,该机器具有明显的省时、省工、省种优势;与同样功能的进口机器相比,该机器有动力配比要求更低、机具性价比更高、作业适应性更好等特点。该机具的引进推广,补齐了我市萝卜播种机械化短板,为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了装备支撑,也为我市“菜篮子”稳产保供、节本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