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数字媒体高度发达,各种社交媒体已经从城市蔓延至乡村地区。无论是在家务农的农民还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都不可避免地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媒介素养的缺失容易让农民朋友在鱼龙混杂的信息环境中失去辨别的能力,进而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27日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较2020年12月提升3.3个百分点,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至19.1个百分点。由此不难看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和总体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提升农民朋友媒介素养显得尤为必要,更是社会发展的诉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乎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的“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更是缩小城乡差距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观察点。乡村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他们的媒介素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作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发挥正面影响、削弱或者抵制负面影响,是媒介素养研究学者和三农工作者的使命。
首先,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可更好地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联合,加强农民对信息源的科学辨别力度,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效率,让新媒体更好地在农村地区得到应用。教会农民朋友如何正确使用媒介、辨别消息来源,可以从源头上助力实现乡村地区的“治理有效”。
其次,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可更好地帮助他们从社交媒体获取有效信息。谁能获取更多信息,谁就能在一个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机会。当前,“抖音”“快手”“今日头条”以及微信群成为农民朋友尤其是以“95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以及返乡就业创业农民的日常娱乐生活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他们对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辨别微信群内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更高质量助力农民朋友择业就业。
再次,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可更好地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从而改善农民在网络上“失语”的现象。长期以来,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洪灾、地震等情况时,乡村地区明显“失语”。在城市,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手段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利用各种媒介求助、扩散需求;而乡村地区的农民由于获取信息能力弱、与新媒体绝缘或不会利用新媒体导致失去了很多机会。社交媒体在乡村地区的发展给予了农民接触新媒体的机会,通过提升媒介素养可以改进他们在网络空间的表达和参与力度,进而让乡村与城市一道在网络空间共存,也让社会对乡村地区有更真实、更客观的认知。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