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全面脱贫谋振兴 有效衔接新起点
来源:    时间:2021-09-06    作者:
2016年以来,双辽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四平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当前,双辽市正朝着乡村振兴这一更加美好的目标迈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双辽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六个精准”要求,强化工作统筹,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在具体工作中,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扎实开展生源地贷款、城乡学校对口支援。2016年以来,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558人次、133.05万元,雨露计划补贴2545人次、381.75万元,实现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无辍学、非义务教育有保障,雨露计划应补尽补;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均达到100%。投入2.2亿元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慢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为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签约服务,救助人口达40万人次;采取“统筹设计、统筹资金、统筹监管、分户建设”的方式,严格落实危房改造政策,2016年以来,共投资2.093亿元,改造农村危房517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33户,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投资3.3亿元,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打破乡村界限,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从根本上确保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有保障;按照“两线合一”标准,对符合条件的8929名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确保应纳尽纳,不落一人,同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因灾、因病、因残致贫等贫困户,严格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临时救助;稳妥推进扶贫小额贷款,制定出台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共落实风险补偿金800万元,不断增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596户,2402笔,4907.8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无逾期现象,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  双辽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围绕重点工作任务,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  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双辽市红旗街双英花生种植合作社立足花生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花生产业联合体。合作社坚持内引外联、招才引智,积极培育优质花生品种,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花生种植,为全市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副产品滞销或者卖不上好价钱同样制约着农民收入本市创业联盟协会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协会2019年启动可视水稻种植项目,为118户贫困家庭发放资金及物资19.86万元,2020年组织消费扶贫周、丰收节及创业成果展销会,为全市372户贫困户及126名创业者搭建新媒体销售平台,线上销售227.56万元,线下销售农副产品416.1万斤。同时该协会还大力发展“网红经济”、为全市多家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有力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双辽市创业联盟协会作为省内第一家运营的社团组织,表示将继续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做好创业服务、培训服务、政策服务、商品销售服务的基础上,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为本市的乡村振兴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社会公益团体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们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同广大党员干部一样,冲锋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本市甘露爱心公益协会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上午8点整,都会集结在一起,利用一天的时间,对确定的贫困家庭或者贫困学生进行走访资助,一天往返百余公里,将善款、物资送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手中。据了解,几年来,甘露爱心协会全力支持全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帮扶贫困家庭、贫困学生270余人次,捐赠善款200余万元,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甘露爱心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捐资助学、敬老扶贫,积极开展自愿服务。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双辽市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双辽市将按照中央、省市的安排部署,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蓝图,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双辽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9/t20210903_8206064.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