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194号(农业水利类01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时间:2021-08-31    作者:

  A

  公开

  九三学社中央:

  关于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提案收悉。经商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2018年机构改革后,国家通过整合农田建设相关项目资金,聚焦重点区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各地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

  一、关于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强化耕地地力提升和保护

  2019―2020年,我部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726亿元,支持各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约100公斤,亩均节本增效综合收益增加约500元,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明显增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耕地地力提升,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加大耕地地力培肥等成套技术模式的推广力度,强化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二、关于开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运营跟踪普查

  自2019年9月起,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我部组织开展“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评估工作,摸清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补充完善项目建设信息并上图入库,基本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底数清、位置准、情况明”。同时,按照建成全国农田建设“一张图”的要求,我部正加快推进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数据要求的原则,对2019年以来新立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使用等各阶段相关信息进行上图入库,为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掌握各地农田建设进展与管护利用情况,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日常监测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三、关于建立“建、管、用”一体化持续运转机制

  我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号)提出的有关要求,着力构建“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集中统一高效管理新体制,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强化建设质量管理。按照高质量建设要求,今年年初,我部印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农建发〔2021〕1号),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前期规划、初步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管护利用等各环节,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提升项目管理质量。二是加强建后管护。我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基础上,研究制定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政策措施,推动修订完善《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构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指导各地积极探索“网格化”“田长制”“田保姆”等建后管护模式,构建多元主体管护格局,实现建好一亩、见效一亩、管好一亩,长期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效益。三是严格保护利用。支持各地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耕地占用审批,经依法审批占用高标准农田的,要及时补充,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监测监管力度,确保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建成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加快构建全国农田建设“一张图”,加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监测监管,健全完善农田建设“建、管、用”一体化持续运转机制。

  感谢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部门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

  010-59191287

 农业农村部

  2021年8月26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tjsgls/202108/t20210830_6375219.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