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用牛劲 让百姓过上“牛”日子――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纪实
来源: 时间:2021-08-25 作者:
牛年用牛劲,桦甸市以质量兴牧、绿色发展为导向,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走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之路,绘就一幅“牛”气冲天的生动画卷。 2020年,我省发布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以发展肉牛等四大产业为支撑,构建秸秆饲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吹响了全省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的号角。 今年4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发布,我省要实施两大工程打造全国“大肉库”。 4月15日,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四合村1万头肉牛养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6月11日,农行桦甸支行成功向金牛牧业有限公司发放了首笔利率3.85%、金额372万元的以“生物活体资产”直接抵押的银行贷款,加快推动金融服务肉牛产业发展。 伴随而来的更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截至今年7月末,桦甸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6.21万头,同比增长34.3%;养殖万头以上的乡镇5个,万头村1个,千头村33个,500至1000头村44个,100至500头村70个。 省委书记景俊海对桦甸的经验做法给予肯定。省长韩俊十分关注,并就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大力实施政策牵动、项目拉动、龙头带动、品牌驱动、市场推动“五轮联动”发展战略,桦甸市肉牛产业发展迎来“又一春”,再度“牛”了起来。 “政+银+农”模式 群众养牛热情高 清晨5点,天朗气清,二道甸子镇金龙村村民戚玉春已经像往常一样,在牛圈里忙活起来。他饲养了230多头黄牛,一早就要拌饲料、清牛舍。 “政策越来越好,村里80%的农户都养牛,技术、销路、防疫都不用操心,育牛犊、盖牛圈、建粪池还都有补贴。年初,我向市里申请了40万元补贴,刚刚建了新牛舍。这两年村里发展养牛大户10多个,我争取养殖规模再翻一番。” 戚玉春说得兴奋,底气十足。而这底气来源于桦甸市一项项灵活的助农政策。 今年3月2日,在桦甸市金沙镇“银、企、农”对接会上,邮政、农业、农商、建设和惠民银行一起参会,分别介绍贷款产品和相关解释说明。现场同时设立三个办公区,对有意向养殖黄牛的村民进行征信情况采集,对村民提出的黄牛养殖政策问题逐一解答,帮助村民明确、细化办理事项和申报条件。 今年年初以来,在桦甸市各乡镇,像这样的对接会已举办几十场。截至7月末,累计发放贷款3241户,21866.48万元。其中,银行贷款1841户,16266.4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400户,5600万元。 帮扶养殖户、扶持产业,桦甸一直在探索,妙笔不断、精彩纷呈。 加大资金投入。桦甸市率先在全省出台县级财政扶持政策,对存栏10头以上能繁母牛、存栏20头以上育肥牛的养殖场,购牛贷款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相关标准的新建或扩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根据规模给予10万至60万元补助;对规模养殖场自建有机肥生产加工设备,根据日处理粪便能力补助10万至50万元。 创新金融产品。针对小养殖户,农业银行推出“惠农e贷”产品,贷款额度为10万至30万元。针对一般养殖户和养牛大户,贷款额度为30万至300万元。同时,市政府设立2000万元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最大可放大到1.6亿元贷款,单笔贷款最大额度200万元,现已发放贷款1030万元。 完善金融服务。紧紧依靠省“政银保担”联动支牧服务平台,抓实“银行+保险”“银行+担保”等多渠道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对接农行、农商行、吉林银行、惠民银行等金融机构,选择针对性强的“惠农e贷”“阳光贷”“农担贷”“桦牛贷”等肉牛养殖贷款产品,真正解决养殖户融资需求。 2020年底,桦甸市肉牛饲养量达15.4万头,这是2014年以来首次突破10万头大关。预计到今年年底,肉牛饲养量将达到19万头,增长23.4%。 大项目拉动 全产业链养殖模式新 今年4月15日,伴随着四合村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开工建设,桦甸市7个肉牛产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10.66亿元,全部建成可增加肉牛养殖1.85万头,可持续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增加饲养肉牛超8万头。 数字牛气,政策措施更牛气。实施项目拉动战略,桦甸市专门下发了《桦甸市2021年肉牛产业重点项目市政府领导包联工作方案》,成立肉牛养殖项目推进工作组,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市按规模发展区、产能拓展区、综合产业园区进行布局,推进肉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建设“由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小区组成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基地”的肉牛养殖新模式。 “过去家里养牛,都是房前屋后养,粗放式管理。现在村里统一规划土地,建集中养殖小区,采取种养循环新模式,不仅环境好了,规模也越来越大。”望着牛舍里膘肥体壮的70多头牛,帽山村村民王志刚高兴地说。 扩群增量、提升质量,研发是关键。为提升研发质量,桦甸市与吉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6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专业研发团队,率先研发出了“吉林省肉牛高效快繁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全力推动肉牛产业走向高端。 如今,桦甸市“饲料作物种植―新品种培育研发―肉牛繁育―养殖―新品种培育研发―饲料加工―防疫体系―市场销售―屠宰加工―消费市场”的全产业链条建设全面完善,以黄牛产业为主体的低碳循环高效生态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为企业发展、百姓致富和城市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以后,在桦甸养牛,会越来越牛了。”王志刚坚信不疑。 龙头企业带动 提升质量品牌响 在桦甸市,有一位家喻户晓的“女牛倌儿”,她将一家饲料养殖公司发展成为集肉牛养殖、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繁育、屠宰分割、全程冷链配送、品牌化产品销售、中高端牛肉餐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她就是金牛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淑红。 “我8岁开始放牛,最初成立公司就是想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金牛牧业’已成为桦甸黄牛的品牌。”潘淑红对记者说,这得益于市里的全力帮扶和推动。 培育龙头企业,狠抓品牌建设。近年来,桦甸市一直走在探索发展的前沿,不断延长肉牛产业链,实现肉牛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针对企业资金需求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放“吉农牧贷”贷款5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聘请成立吉林农业大学桦甸黄牛新品种培育专家组,协助金牛牧业实施良种繁育项目。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连锁、直销、专柜等实体经营,建立特色电商平台。 如今,企业牛气、品牌更牛气。金牛牧业相继被评为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吉林省五星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十佳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标识包装典范等。“桦甸黄牛”也已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桦甸黄牛”产区被国家七部委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目前,全市已建成1个肉牛全产业链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国家级示范场,17个规模养殖场,品牌牛肉产品质量实现全程可追溯。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肉牛产业振兴发展新路,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借助牛劲儿,勇于争先的桦甸,正走向更长远的目标。 全省推进“秸秆变肉”,进一步强化千万头肉牛工程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肉牛养殖支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势在必行。 这个梦想,属于桦甸,也属于吉林。
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8/t20210825_819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