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晚稻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_通知公告_三亚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    时间:2021-08-18    作者:

  加强晚稻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

  当前,我市晚稻已陆续插播,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天涯区天涯片大部分处于苗期,天涯区高峰片和吉阳区主要为返青期至分蘖初期,长势好。病虫害总体偏轻或轻发生。

  近期天涯区病虫监测站虫情监测灯监测数据显示:8月3日-15日虫量监测趋势如下图所示,其中:3日-8日虫量为0,9日开始有虫,12日达到最高虫量为902头。监测站附近田洋过岭田洋水稻处本田秧苗期,据8月12日调查,目测该处秧田平均虫口量为42头/m2,长翅形白背飞虱占96.3%。根据田洋田间稻飞虱发生情况推测,灯下暴增虫量为外来迁入虫源。

  

  

  

  据气象预测,我市未来气温25-31℃,且随着秧苗的移植,前期田间蓄水,对稻飞虱的生长繁殖极为有利。

  稻飞虱后期为害重可造成水稻“倒伏”影响产量,特别是白背飞虱可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为及时有效控制该虫害,确保农户增产增收,建议各区(管委会)农业主管部门督促农民技术员加强监测并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控。

  

  

  一、防治适期

  综合田间和灯下虫量,预计若虫盛孵高峰期为8月17日-21日,防治适期:8月20日-24日。

  二、防治

  亩喷施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50mL,兑水量45mL;或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g或48%噻虫啉悬浮剂12-20ml或20%异丙威乳油300ml兑水60kg选择晴天喷雾,视情况7天后用药一次。喷施时,应喷施在稻丛基部稻飞虱栖息危害部位,施药期间保持3-5cm浅水层3-5天。

  

  

  

  稻苗期稻飞虱调查

  

  

  

  灯下稻飞虱单日虫量

  

  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1年8月16日


http://ny.sanya.gov.cn/nyjsite/tzgg/202108/0a50a5402f2948fca1fa1b6538895302.s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