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楚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抢救濒临绝种的中山本地品种“中山麻鸭”的建议》(第125097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科技局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根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的文件精神,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十分重视中山麻鸭品种濒危问题。您的建议切合中山实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局采纳并积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一、加大保护力度,将“中山麻鸭”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山麻鸭作为我市本土三大名优家禽之一,已被列入《广东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志》和《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唯一被列入《广东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志》的地方鸭种,曾被收录到《中国畜禽品种志》(1986年版),由于在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过程中未被发现,故此未能被收录至《中国畜禽品种志》(2020年版)。目前,我局正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争取把中山麻鸭列入目录。
二、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对“中山麻鸭”品种保护。2014年-2018年,省级财政投入50万元用于开展中山麻鸭提纯复壮工作;2019-2021年,市财政投入30万元用于中山麻鸭遗传资源的抢救性工作。目前,我局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级种业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加强与市财政局沟通,争取设置中山麻鸭保种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作的稳定持续开展,同时积极申报市科技局相关科技立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三、加大科研力度,开展“中山麻鸭”产学研合作。为科学合理地开展中山麻鸭的提纯复壮及选育工作,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技术团队合作,制订了《中山麻鸭的提纯复壮及选育技术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有序开展工作。2020年,我局就中山麻鸭遗传资源保护工作,邀请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委员王继文教授、杜金平研究员、张细权教授等专家到五桂山种养基地对现存的中山麻鸭进行现场考察及指导。2021年,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中山麻鸭遗传资源保护研究及保种体系建设技术开发项目。下阶段,我局将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动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联合力度,进一步开展“中山麻鸭”产学研合作。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山麻鸭”的知名度。一是通过新媒体宣传。通过网站、微信、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提高中山麻鸭的知名度。包括在中山日报、中山发布等新媒体,发布《曾一度消失!中山这道名品如今再现餐桌,味道如何?》《中山麻鸭纯不纯?中山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邀您提供历史图片》《中山麻鸭“复壮”归来》等报道,其中《曾一度消失!中山这道名品如今再现餐桌,味道如何?》一文阅读点击量近10万。二是设置展示平台。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共建中山麻鸭展示平台,在馆区的农耕文化区展示中山麻鸭活体和品种介绍牌,向各方游客推介中山麻鸭品种,提高公众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建立示范场。与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大型综合农场以及种植户开展中山麻鸭生态放养合作试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中山麻鸭的影响力,目前已免费发放鸭苗4000多羽。下阶段,我局将积极争取结合农耕文化、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文创设计等多形式多途径进一步宣传与推广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中山麻鸭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8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殷颖珊 88221278)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