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陈淦璋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上半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1%,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8.4%,工业用电量近两年平均增幅高于全国水平;
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3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居全国第五;
截至目前,全省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首发上市融资61.14亿元,首发上市融资额居中部第一;
……
湖南找准“进”的方向,扎实推进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十件民生实事,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确保进得有方、进得有据、进得有力。
促进“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全力创建“五好园区”
仅占浏阳市0.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浏阳市50%的税收。这是浏阳经开区的单位“亩产”。
蓝思科技、盐津铺子、天一制药等1700多家企业在这个园区汇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渐成型。
6月3日,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选址”浏阳经开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达哲,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率领与会代表现场观摩。
“以亩产论英雄,用实绩比高低”,一股强大的“园动力”在全省上下蓄积。
今年3月,全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在长沙召开。
今年5月,湖南学习考察团前往江苏,2天赴3市考察4个园区,观摩学习园区发展经验。
园区成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战场。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创建“五好园区”这一关键抓手,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推进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发展。
创建“五好园区”,我省制定了“1+3”政策体系,配套20条具体举措,包括高标准编制园区国土空间规划、支持园区依法调区扩区、扩大各类贷款对园区支持规模、鼓励供应链产业链招商等,着力打造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的产业综合体,增强园区产业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
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集聚。如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提出“一揽子”融资支持,重点突破园区转型升级中的“龙头带动不够强、基础设施不够好、亩产效益不够高”等关键问题。
完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驱动“五链”良性互动
“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对基金小镇的专项支持政策!”5月14日下午,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举办政策发布会,详细解读了《关于支持湘江基金小镇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红包”。
种子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基金……引进一只基金,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打造一个生态圈,这是基金小镇的魔力。以湘江基金小镇为例,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投资项目514个,总投资金额304亿元,所投企业已上市32个。
金融活,经济活。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多次强调,要以企业为切入点,以产业为着力点,以园区为立足点,以产业生态为落脚点,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为此,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十大金融“硬招”,驱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等“五链”良性互动。
间接融资大举发力。银政企现场签约21个重大项目,项目总金额达2225亿元,这是今年3月2日召开全省金融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座谈会上的“大手笔”。
直接融资大有收获。今年以来,华锐精密、爱威科技、铁建重工、华菱线缆、华纳大药厂陆续上市“敲锣”,首发上市融资额居中部第一;上市梯队中,还有7家企业已过会、10家企业在审。
供应链金融迎来大发展。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工信厅立足20条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式建立产业链主办行制度和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名录,直接利好中小微企业。
充分把握产业发展五大趋势,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
华菱湘钢的空调房内,工程师远程操控着炼钢区的卸车、吊运装槽、配合检修等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使湘钢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4%。
我省较早部署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型企业“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全国第二,一批“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移动互联网产业连续7年高速增长。
放眼大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端化、数字化、集聚化、绿色化、融合化”五大趋势已然显现。
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我省今年重点实施大众电动汽车、意华交通装备、三安半导体等“十大产业项目”,拟投资总额超1300亿元。
紧盯“卡链处”“断链点”,我省重点抓好东映碳材高性能碳纤维、铁建重工大型掘进机主轴承等“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研发越深入,企业越有生命力。”山河智能挖掘机研究院副院长刘均益深有体会。山河智能研发的电动智能遥控挖掘机,解决了高寒缺氧状态下的传统燃油挖掘机功率衰减问题,已率先在川藏铁路建设工程上应用。
全省企业效益整体大幅改善。1至6月,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省属国企利润增长1.9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2.9倍。
夯实发展基础,狠抓财源建设。1至6月,全省财政收入增长明显,达到近年来的上半年最好水平;完成全口径税收2475.8亿元,增长20.1%。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全省上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相关解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