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大地耕作忙 洞庭湖畔鱼米香 ――湖南农垦秀美田园展新颜
来源:    时间:2021-08-18    作者:

  

   900多年前,范仲淹观洞庭湖图景,在《岳阳楼记》中写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阔诗句。

  70多年前,湖南农垦在洞庭湖滩涂上诞生,几代农垦人筑堤开渠,围湖造田,用汗水谱写出一部创业篇章,用智慧书写了一韵恢宏壮歌,用坚韧描绘了一幅秀美田园。

  近年来,湖南农垦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有效供给、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脱贫攻坚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实践,初步建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系统。

  今年4月,记者走进湖南垦区的屈原、君山、西洞庭、西湖、大通湖管理区,亲近湖湘大地上别具一格的农垦文化,探寻管理区体制下的集团化、企业化路径,一览垦区大地上绽放的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之花。

  农垦文化的“湘”音味道

  放眼中国农垦,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战斗的天地都是荒原戈壁。而湖南农垦因筑堤围垸、围湖造田而生,战斗的天地是湖泊荒洲。这是湖南农垦别具一格的风采所在。

  “洞庭湖水系复杂,堤垸众多。解放初期,洞庭湖区的修防任务十分艰巨。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淤积的高洲上蓄洪垦殖,修建大通湖、西洞庭等垦殖区……”在位于君山管理区的洞庭湖博物馆内,记录着洞庭湖“堤垸整治高洲垦殖”的历史。

  在西洞庭农场围垦建场的介绍中,记者清晰地了解农场厚重的历史脉络。按照既定规划,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拆建、边积累。至1965年,共开荒围湖造地91109亩,经纬渠道、机埠、涵闸的逐年开挖、建设,奠定了农业生产旱涝保收的基础。正是在人工肩挑、马拉车推中,早一辈农垦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创了农场的新天地。

  不与民争利,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是湖南农垦与各地农垦心心相通的血脉所在。

  大通湖管理区退休老教师文章华在《为了共和国粮仓――洞庭堤垸修复记》中写道:“大堤,洞庭粮仓的铜墙铁壁。为了共和国粮仓,一代又一代的农垦人,一年又一年为加固修筑长堤,硬是用血汗书写出了修堤史上空前绝后的感人篇章。

  70多年过去了,昔日农垦先辈用一筐筐土筑起来的防洪堤坝,在今日的君山管理区,已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堤坝外侧是洞庭湖生态湿地,堤顶是高标准设计和建造的马拉松赛道,堤坝内侧是环线道路。君山管理区依托水利安保工程建设,结合君山垸四面环堤的特色地理条件,打造了环线道路和洞庭湖国际马拉松赛道,用“高颜值”迎接着四方来客。

  这是君山管理区“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好精致君山”的一个缩影,也是湖南农垦人从创业到守业、兴业的坚实足迹。

  湖南与农垦的渊源并不仅限于她所在的这片土地。在长沙市区营盘路口,一块重达百余吨、产自新疆天山的原生巨石,静静坐落在湘江一畔。她叫“湘女石”,承载着八千湘女的壮志和奉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八千湘女背井离乡,奔赴天山,屯垦戍边,为共和国的边疆农垦事业筑牢了代代相传、发展壮大的根基。这是湖南在中国农垦历史上的精神所在。

  企业改革的“湘”土气息

  走进今日的屈原管理区,既有规模经营的大农业,又有生机盎然的休闲农庄、栀子小镇。更让人振奋的是,全国农垦28家上市公司之一的“正虹科技”就是在这片沃土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21世纪初,湖南省对农垦系统推行了撤场建区的改革,管理体制变迁,国有土地性质不变。33号文件出台以来,湖南农垦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推进农垦改革发展,进一步探索管理区体制下的农垦企业化路子。

  屈原管理区由屈原农场改制而来。管理区独资的屈原农垦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正虹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培育了这支“中国饲料第一股”。如今,“正虹科技”在全国拥有多个分公司,形成了种猪、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的一条完善产业链。不仅如此,屈原管理区还成立了乡村建设投资公司,实现“资金变股金”,将财政投入到垦区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并收益,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的最大效益。

  君山管理区成立君山农垦有限公司,不仅将60.94万亩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到这个公司,还将全区国有农用地经营管理、农垦项目实施、现代农业开发和投融资、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统了起来。

  西湖管理区(西湖农场)全额出资成立湖南丰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管理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融资、引资、投资和资源整合的组织载体作用。公司参股两家市级龙头企业,完成融资2.2亿元,对外投资5000余万元,还积极参与区内的现代农业开发企业孵化园建设和物流配送经营。

  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与农垦处和湖南省农垦管理服务站统计,近年来,湖南农垦7个管理区以资源、资产、资金为基础进行整合,组建了5个区域性农垦企业集团,依托优势产业、优质产品、优质品牌,成立了18个农垦公司和6个专业化农业产业公司。

  湖南农垦探索管理区体制下的“企业化”路径,让国有资产、农垦基因在垦区新形势下继续释放出持久的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的“湘”园特色

  2021年春耕时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现场直播了屈原管理区春耕生产的场景。数十台旋耕机、插秧机、抛秧机开进高标准农田,热火朝天有序作业。全区种植10.2万亩早稻,27个基地培育秧苗,集中育秧秧田600亩,各类农机具2.6万台套,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96.3%……

  央视报道中的一幕幕壮观场景和一个个生产数据,无不展现着三湘大地上农垦现代农业的风姿。近年来,湖南农垦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垦区农业规模化率达63%。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西湖、西洞庭、屈原、大通湖4个管理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67家垦区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还打造了洋利栀子、回峰柑橘、东山峰秀峰茶叶、大通湖大闸蟹等具有湖南农垦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屈原管理区打好“农”字牌,围绕“一袋料”,打造饲料―养殖―加工―物流产业链;围绕“一个果”,做大栀子种植―加工―旅游产业链;围绕“一只虾”,做大稻虾产业,形成“稻虾种养-龙虾交易―龙虾加工―龙虾美食”全产业链;围绕“一袋米”,做大精米产业链,打响“天下洞庭”“丰翼米业”“岳球牌大米”等区域品牌。

  君山管理区发挥农垦土地资源优势,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成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8万亩、无公害精细蔬菜基地2万亩、商品粮产能基地10万亩、龙虾养殖基地17万亩、水果茶叶和特种水产品生产养殖基地5万亩,引进发展国泰、李记、童记三利和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85家,建设了君山黄茶产业园、洞庭湖绿色食品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君山银针、君山小龙虾等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

  西洞庭管理区坚持融合发展定位,在区内企业汇美农业的带动下,形成了朝鲜蓟从种植、加工、销售,到观光、科普、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大通湖管理区与上海农场达成战略发展合作协议,将管理区生产的大米、小龙虾、大闸蟹、猪肉、禽蛋等绿色优质农副产品推往上海及周边市场。积极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益阳市展示中心展示活动,签订5000万元优质水产品销售合同,将大通湖区的水产品带上粤港澳老百姓的餐桌。

  西湖管理区围绕牧业,串起牧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饲料肥料生产、农旅融合的全链条,建起西湖牧业小镇。依托德人牧业,将草产品做成工业产品,将草场、牧场、加工厂建成景区,还吸引芦笋等有秸秆利用需求的特色产业落户管理区。2019年,西湖管理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0年以来,又积极规划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图景在这里悄然形成。


https://nyncj.changde.gov.cn/zhdt/gzdt/gsnnydt/content_850081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