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观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20字方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展目标上,明确202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10.47万亩,总产稳定在 3.72万吨,生猪存栏 1.7 万头,出栏 3.1万头,肉蛋产量0.3万吨、番鸭0.2亿只,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面积达到1.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2万吨,菜地最低保有量稳定在2.8万亩(含复种)以上,蔬菜产量4.5万吨。重点打造1.9平方公里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力争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个,建推进产销衔接,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到2025年,辖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农村基础更加牢固,辖区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4.35万吨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万亩、优质专用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生猪出栏2.5万头、专用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2.8万亩(含复种)、渔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产业兴旺方面,围绕蔬菜、瓜蒌、番鸭、稻鱼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规模经营,支持股份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作发展,鼓励面向小农户开展经营权流转、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到2025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合作社不少于30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积极争取一批优势产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新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率超80%。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推进农超对接,推广“电商+农户”,力争培育2个省级电商示范村,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亿元。
在生态宜居方面,实施美丽乡村升级工程,2022年底前完成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以G347、S332干线沿线、沿线河道作为整治重点,开展村庄清洁、河湖“五清四乱”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体制和生活垃圾分类激励约束机制,整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基本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海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在乡风文明方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大观好人,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严格落实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制度,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做到村里大事群众商量办。充分发挥“五老”等乡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在治理有效方面,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组建法制宣讲队,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推进重点区域视频防控“村村通”,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构建农村德治体系,打造党建引领、充满活力的基层善治体系。
在生活富裕方面,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大经营性收入;通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提高工资性收入;通过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加大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力度,增加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妥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力争到2025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消除20万元以下薄弱村。(单位:安庆市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
http://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1061351.html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