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植800多亩再生稻,“头季稻”已全部收割完了,卖湿谷平均亩产1700多斤,划得来,明年我还要多种几百亩。”8月16日石门县国朋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志国到石门县农业农村局“报喜”。
石门县国朋水稻专业合作社再生稻头季收割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山区,县委、县政府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的理念,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了工作首位。该县根据不同的地理位,实行因地制宜,采取宜早晚稻则早晚稻、宜中稻则中稻、宜再生稻则再生稻的种粮策略,从2018年开始,就在蒙泉、夹山、子良等乡镇温光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方,创建更为节省、轻便、高效、绿色的种植模式“一季超级稻+再生稻”100亩、500亩、1000亩不等的示范片,以典型引路,带动全县“新技术新种植模式”再生稻技术推广应用。
子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指导田间技术
再生稻是水稻的一种种植模式,其特点是在中稻“头季”成熟之后,收割时留下30-35厘米的稻桩,通过施肥和培育,让其再长出下一季稻子,可以再收获第二季,也称“一种两收”。这一模式实现稻田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收获两季稻谷,具有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秧田等诸多优势,特别适合水稻一季温光有余二季不足的石门山区种植。
石门县国朋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志国是一位近七旬的老农。他一生衷爱水稻种植,从2003年开始就将自家的11亩水田,加上捡得别人弃耕不种的39亩水田共50亩从事规模化家庭农场式种植水稻,到2018年发展到2500亩,并接受种植再生稻这一新生事物,从2018年起每年在合适的地方种植再生稻800亩左右。
吴志国说他种田成功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主要三点。一是选择高产高抗适合本地水稻品种;二是科学配方施肥,让禾苗长粗长壮实,打好苗架丰产基础;三是及时预防病治虫是关键,有了禾苗基础了,禾苗最怕的就病虫害,在该打药防病治虫的时候,药水要用足,不要心慈手软,其他的技术按照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意见操作就行了。因此,他的病虫防治是作得最好的,病虫发生率控制为最低,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和粮油作物股等技术部门的专家对吴治国种植粮食的评价是“技术措施最到位”。
石门县农业农村局先后与省市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攻关,实施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种植示范、机收再生稻“四防一增”技术示范、再生稻“丰产提质增效”技术示范,积累了适合该县再生稻种植经验,并制定了石门县再生稻高产栽培主推技术。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部门精心指导下,成功运用了“直播栽培技术+直播化学除草+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及“肥、水、药”等配套技术。通过技术运用,每亩可节省成本300余元,亩增加收入620元左右,仅此项全县21800亩再生稻可增收1300余万元。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