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涪陵区义和街道机房村田野葱茏,繁花似锦。7月27日,涪陵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来到机房村,一路上绿意扑面、美景如画,农家小院、乡村别墅不时映入眼帘,机房村村民的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机房村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城乡融合发展提质提速,城镇品质持续提升,生态底色更加彰显。
村民住进商品房
实现家门口就业
2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义和场镇边的“义和故事”商品房小区,静谧、闲适,尽显自然、灵秀。走进小区,房屋规划整齐,小区道路平坦宽阔,绿化设计别具一格,道路十分干净。
32岁的张会珍是机房村3组人,她和丈夫戴明峰就住在“义和故事”里。2015年交房后,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房子进行了装修。虽然装修风格比较简洁,他们一家住着却倍感温馨舒适。一家人在客厅看看电视、聊聊天,其乐融融、幸福满满。最近,张会珍还添置了跑步机,平时抽空还会和大女儿一起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张会珍说:“以前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现在搬到这里,生活环境变好了,一家人过得非常开心。”
之前,张会珍他们和公公婆婆住在机房村3组的平房里,家里阴暗潮湿,漏水严重,一家人因病因学纳入建卡贫困户。为摆脱困境,2009年,张会珍和丈夫戴明峰到广东惠州打工。挣钱后,他们一家在“义和故事”购买了这套100多个平方米的商品房。如今,张会珍一家顺利脱贫。
“丈夫就在新区华通电脑上班,上下班都很近。”张会珍说,现在不用到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丈夫一年收入大概7万元左右,够我们一家生活。”
居住环境越变越好
人们脸上笑容越来越多
在机房村,除“义和故事”商品房小区外,还有义和苑、盛世佳园等商品房小区,入住率80%左右。记者在机房村发现,除商品房小区外,机房村还有金色家园、西湖茗苑安置小区,环境也非常优美。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金色家园看到,在蓝天白云下,一栋栋楼房与美丽乡村风景相得益彰。白墙、灰瓦,4层楼高小洋房旁种植有树木花草。这里一共有13栋房屋,居民164户。
81岁的韩最精和老伴王永芳住在金色家园。上午,韩最精喜欢在家里吹着风扇,看着电视。“我们老两口真的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以前的老房子是土房,非常老旧。”韩最精说,后来因拆迁,他们一家置换到现在这个房子,自己没有多花一分钱。拿到房子后,只花了3万块钱就把新家装修起来,现在老两口住在小区房里,感觉十分幸福。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居住在西湖茗苑的张安惠。“小区环境优美,平时大家在一起拉家常,傍晚的时候还一起跳坝坝舞。”张安惠一家因房屋复垦搬进了西湖茗苑,同时还分到了一个门面。“丈夫在马鞍一个企业上班,每天按时上下班,坐公交车回家,十分方便。”张安惠笑着说道。
机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乐元全说,近年来,机房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去年,机房村在义和率先完成“厕所革命”,卫生厕所和无害厕所达100%,村民们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在有这么好的人居环境,人们在抓产业、求致富等方面积极性很高。机房村不少村民不是在新区企业打工,就是自主创业,全村群众物质生活好了,精神生活也更丰富了。”乐元全感慨地说,机房村将在义和新一轮发展中抢抓先机,把握优势,为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打好基础,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继续为实现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奋斗,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放眼如今的机房村,草更绿水更清了,配套设施更完善了,就业环境更优越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