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9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    时间:2021-08-17    作者:

  

  王全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亳州样板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凸显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正如您说的这样,“三农”工作还存在创新带富能力不足、产业发展优势不强、基层内生动力不足、生态发展意识不强、基层治理程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样问题,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落实《关于实施“亳州市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5212’行动计划”的意见》《亳州市关于人才智力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若干举措》,不断完善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推动更多人才到乡村一线。实施乡村产业创新团队“1831”支持计划,两年来共设立115个乡村产业创新团队,推动460余名技术人才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各级财政共发放扶持资金230万元。注重激发乡村人才热情,实施亳州市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遴选工程,已评选出91名乡村优秀人才,发放奖金91万元。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市县联动举办乡村企业家人才培训班,每年培训1500余人。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上半年全市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62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5.96%,开展线上培训1236人。

  下一步,一是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优秀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对在偏远地区、关键岗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二是加大在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力度,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激励关怀,提高工资补助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进一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组织农民参加技能评价、学历教育。持续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程。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五年行动计划。

  二、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产业规划指导,研究制定亳州市农业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强县、强园、强企、招商引资、品牌创建。涡阳县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增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强园;新增金沙河面业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上半年,全市新签约农产品加工项目45个、其中5亿元以上7个,总投资金额108亿元。二是加快推进品牌强农。截至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品牌认证总数681个、涉农产品驰名商标12个、安徽省名牌产品4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14件,3月1日,高炉家酒获批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1年谯城区被认定为全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县。做好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场推荐评定工作,共向省厅推荐2021年度38家省示范家庭农场和55家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8603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7950家。积极引导土地入股、出租等流转方式,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469万亩。

  下一步,一是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依托粮油、畜禽、中药材、蔬果等特色优势资源,推进农产品加工强县建设。创建农产品加工强园。大力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企业,努力培育一批品种优、品质好、品牌响的龙头企业,2021年力争新增产值超亿元龙头企业3家、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家。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二是在特色农业、专用粮食、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和乡土特色产品品牌,2021年力争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装备导入小农户。支持市场主体建设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三、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进一步摸清集体家底,全市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计109.6亿元,比上年增加14.5亿元;全市1291个村(社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1291个。二是继续实施“三变”改革。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村24个,实施农村“三变”改革的村达1182个,占比89.3%。三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村级集体经济“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2020年,全市利用各级扶持资金实施扶优扶强项目共106个、收益305.7万元。建立2021年中央及省级抚优抚强村台账,全市共落实扶持村82个。

  下一步,一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开展市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系统互联互通试点,强化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公平合理的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三是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有序推进“政经分离”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营,全面完成2020年度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坚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四是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村社结对等,加强“三变”改革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发挥主体带动作用。探索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及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股权化、集体资源资产股份化机制。鼓励农村公益事业项目通过“三变”改革形式建设。探索完善“保底收益+分红”等收益分配方式。深化“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2021年力争全市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到89%。

  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夏战役”。全市1221个村整治率达100%,完成4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整治农村黑臭水体16条。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工作,1-5月份,全市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151.3吨、废旧农膜2163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负增长。我市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6年实现负增长。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依托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国家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还田试点。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肥水管网进田新模式,目前,全市已有56家规模养殖场实施肥水管网还田模式,共铺设管网18.6万米、覆盖农田9.3万亩。

  下一步,一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快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和转运车辆、末端无害化处理设施不足短板,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清扫保洁全覆盖。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研究制定管护制度和管护标准,推动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专业化企业从事保洁、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等服务作业,力争2021年底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全覆盖。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农户“五净一规范”美丽庭院建设。鼓励镇域全域化或村域一体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重点示范村,2021年新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0个。二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推进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试行化肥施用定额制,加强农药销售管理,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2021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使用量比基期(2012―2014年)减少1%以上。加强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2021年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3%、97%以上。大力实施“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畜禽肥水还田利用有效途径,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化肥减量、培肥地力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叠加效应。继续实施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有毒有害垃圾有偿回收,推广全生物可降解农膜。

  五、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一是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市建成5个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98个乡镇(街道、管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43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文明实践工作城乡全域覆盖。组建近2000支文明实践队伍,今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环保攻坚等大局工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活动3万余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40万人次。二是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截至目前,共获评“中国好人”182人、“安徽好人”153人、“亳州好人”520人,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8人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52人获评“亳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市本级发放好人奖励金达917万元,各县区累计逾千万元。三是强化移风易俗。各级党员干部累计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3万余份。全市村和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并制定章程,完善村(居)规民约,实现“两个全覆盖”, 蒙城县许疃镇尉迟寺村、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等3个村规民约和谯城区薛阁街道薛阁社区、蒙城县城关街道漆园社区等2个居民公约获评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下一步,一是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从阵地建设向功能拓展转变,持续打造好人亳州品牌。二是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运用好“村村通”广播,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实施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程。三是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亳州庆祝活动。

  

  

  办复类别: B类

  联系电话:5555303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9日

  

  

  

  

  

  

  

  

  

  

  

  

  

  

  

  

  

  

  

  

  

  

  

  

  

  

  

  

  

  

  

  

  

  

  

  

  

  

  抄送:市人大人选工委,市政府督查考核办。

  亳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2021年7月19日印发


http://xxgk.bozhou.gov.cn/XxgkContent/show/1656023.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