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守护者”
来源:    时间:2021-08-17    作者:

  入伏以来,持续的强降水和高温天气,让宿州宛如一个“大蒸笼”。当大多数人选择减少外出,躲在空调房内避暑时,却有这样一群人,奔波在田间地头,冒着酷暑,在高温“炙烤”下,守护着农作物的茁壮成长。

  7月20日下午3时许,气温高达36℃。在农科院的玉米试验田里,市植保站副站长朱德慧和她的同事头戴太阳帽、身穿防晒服,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今天我们是来调查病虫害的,掌握一手的数据,然后去研判病虫发生的动态,制订防治指导意见。我们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每人在每个点查20株左右,用肉眼直接去观察虫量、病虫危害情况和危害率。”说完,朱德慧和同事们分散到各自负责的样点,开始忙碌起来。记者看到,地里的玉米还处于生长期,高约40厘米,植保专家们蹲在地里,拿着手机,将头贴近玉米根部仔细查看,时不时扒开叶子拍照记录。记者站在太阳下看着他们忙活,已经被晒得有些头昏眼花,而他们还要不停地弯腰、蹲下、起身,只是片刻工夫,衣服就被汗透,满脸的汗水。

  “你们查看的情况什么样?危害率高不高?”烈日下,朱德慧的脸被晒得通红,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下,她把同事们叫过来,从包里掏出本子和笔,认真记录下每个人的调查数据。记录完毕后,朱德慧才把防晒服的袖子拉长了一点,擦了擦流到眼睛里的汗水。

  下午4点35分,结束了玉米的调查工作,朱德慧拿起水杯,一口气喝了大半杯。“在高温天气下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充足的水,不然身体受不了。”朱德慧一边喝水,一边对记者说,“天气是热了点,但这不算什么,最近每个星期至少来一次,早就习惯了。虽然现在也有先进的测报仪器可以通过拍照去识别虫量和危害率,但是总没有人眼观察得更直观、更准确。同时,实地调查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的长势,实时掌握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还能及时为农户的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所以热点累点也值得。”

  下午5时许,气温依然居高不下,朱德慧和同事们驱车赶到灰古镇的一块大豆田里,又忙乎起来……


http://nyncj.ahsz.gov.cn/zwzx/192055921.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