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市将农村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严把“四个关口”,筑牢“四道防线”,进一步织密织牢农村疫情防控网。
一、把好责任落实关,筑牢组织防线。制定《醴陵市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点》,建立市级领导分包乡镇、乡镇干部分包村、村级干部分包户的三级网格分包体系,确保责任到人。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日调度机制,启动24小时值班制,确保不留死角盲区。组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督导小组,遵循“五不”原则(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查资料、不要陪同、不要基层安排就餐),加强对农业生产、农业企业防疫、农村重点场所管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巡查力度。
二、把好宣传导向关,筑牢思想防线。通过LED屏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滚动播出防疫科普知识,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横幅5700余条,发放宣传单2.3万份,组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5300余场次。采取“大喇叭+小喇叭+宣传车”的方式不间断播发疫情动态和防疫知识宣传录音。编创46个抗疫短视频,运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推送。累计推送刊播新闻稿件303条(次),及时有效处置涉疫谣言2起。
三、把好稳产保供关,筑牢生产防线。建立54家农产品稳产保供服务企业联络机制,动员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全力保障粮食、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成立农业技术指导小分队,通过线下专人指导和线上业务推送相结合,指导农户抓好病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累计推送短信1万余条,实现大户全覆盖,保障疫情下的农业稳产稳收。加大疫情期间农产品的检测频次和数量,抽检农产品85批次,合格率达100%。迅速摸清当季果蔬的产销情况,解决超过75吨农产品销路问题。开辟农产品配送人员核酸检测绿色通道,做到快检快出,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四、把好环境整治关,筑牢卫生防线。加大疫情期间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清运力度,累计清理日常生活垃圾2655吨,组织开展乡村清洁行动869次。加大全市范围内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的消毒力度。累计消毒重点场所1616个,消毒面积85.22万平方米,摸排重点场所从业人员3367人。劝阻村民“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减少人员聚集,停办、延办宴席591次,劝阻聚集性活动904次。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