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178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时间:2021-08-17    作者:

  A3

  同意对外公开

雷温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陕西省黄河流域旱作高效农业的建议收悉。经商水利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我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支持陕西省不断完善农业灌排设施体系。机构改革后,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两个渠道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2020年,我部安排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20万亩,联合有关部门安排农田建设中央补助资金44.82亿元。“十三五”期间,有关部门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7.9亿元支持陕西省9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19―2020年,安排水利发展资金3.37亿元支持陕西省24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和持续推进灌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改善了陕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水利支撑保障能力。

  目前,陕西省4处大型灌区已纳入“十四五”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2021年1月印发的《全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方案(2021―2022年)》,拟对陕西省纳入方案的17个中型灌区进行整体改造,当前已下达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2.03亿元。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黄河流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建设,优先将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打造成高标准农田,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大中型灌区深度节水控水,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梯田,为推动黄河流域改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关于推广综合节水技术

  中央财政通过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大力支持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以巩固提升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施区域向包括陕西在内的黄河流域倾斜,示范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垄作(膜)沟灌、测墒节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示范蓄水保墒、抗旱抗逆等现代旱作雨养技术,提高天然降水利用效率;立足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条件,开展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试验示范,创新集成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促进旱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说明的是,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分为约束性任务和指导性任务,指导性任务不明确具体资金规模,由地方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统筹安排。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属于指导性任务,地方可结合本地农业发展规划按规定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我部将结合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情况,积极指导陕西省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和推广以低压管道、喷灌、微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当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上新台阶。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农业农村部

  2021年7月22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tjsgls/202107/t20210727_6372869.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