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293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时间:2021-08-17    作者:

  A3

  

  同意对外公开

  陈恩明、沈志强、王红星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滨州市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的建议收悉。经商水利部、科技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基础工程建设

  (一)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部积极支持滨州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一是实施滨州市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三五”期间,安排中央财政资金4.5亿元,支持滨州市4处大型灌区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推进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建设。为保障黄河下游两岸及相关地区粮食安全,恢复涵闸引水能力,将滨州市的7座引黄涵闸纳入改建范围。目前,工程可研报告技术审查意见已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待批复后尽快组织实施。三是积极支持滨州水源工程建设。研究将滨州的鲁北中型水库纳入“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支持推动项目建设。

  下一步,水利部将结合现有中央水利投资渠道,继续支持滨州市水利建设。一是指导滨州市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强灌溉排水的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灌区排水体系,做好灌溉排水试验工作。二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立项,尽早开工建设。三是指导山东省和滨州市,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对新建平原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深入论证,依法依规履行相关手续,具备条件后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二)关于推动“以渔改碱”。盐碱水养殖是拓展我国水产养殖空间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的重要模式之一。2019年经国务院同意,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盐碱水域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盐碱水养殖”。近年来,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的实施,在盐碱地水产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产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下一步,我部将继续充分利用盐碱水域资源,积极推进盐碱水生态健康养殖,研究出台盐碱水养殖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思路和举措,推进盐碱水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加强耐盐碱作物品种的研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现代种业发展决策部署,2017年,我部受理审核并开设了耐盐碱水稻特殊类型品种自主试验。同年3月,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自主试验,设置了华南沿海籼稻、华东沿海籼稻、黄淮粳稻以及北方粳稻等生态组别,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市)开展实施相关试验内容。通过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2020年,4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下一步,我部按照打好种业翻身仗总体要求,配合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国家良种联合攻关,进一步完善优化试验布局,在山东滨州等地增设试点,加快突破性耐盐碱新品种培育。

  三、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年来,我部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修编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优化建设布局,多渠道加大建设投入,加强工作指导和调度,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2021年,我部安排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620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66万亩,联合有关部门安排中央补助资金约66亿元。下一步,我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争取加大中央投入的同时,指导山东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筹资渠道,完善多元化筹资机制,指导地方通过发行政府债券、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范围等方式,切实提高资金投入和工程建设标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四、关于组织实施科技攻关

  科技部和我部积极探索研究盐碱地治理与利用的新举措。一是“十三五”期间,科技部部署了“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等一批重点专项,实施了“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一批关键项目,开展了土壤盐碱化降低养分利用效率激励、控水节肥、土壤培肥与改良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经过5年实施,在盐碱地改良与产能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了盐碱化耕地养分运移与转化、盐碱化耕地障碍消减与养分增效水―盐―肥耦合调控技术、不同类型盐碱障碍耕地减肥增效调控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为盐碱地治理与改良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期间,科技部设立了相关专项,积极探索项目组织实施新机制,支持山东省牵头组织开展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科技攻关工作,切实推动盐碱地治理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与成果落实落地。二是近年来,我部在总结试验示范成果和地方生产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27个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一系列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各地结合实际,指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应用相关模式,不断总结完善适合区域特点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助力主要农作物生产提质增效。三是2020年,我部启动退化耕地治理试点工作,以解决耕地质量突出问题为导向,结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山东省滨州、东营、聊城、德州、潍坊等5市各选一个项目县开展轻、中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建设集中连片综合示范区,每县实施面积2万亩。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做一桌席”的原则,引导工程、农艺、生物、农机等各项措施相结合,集成示范盐碱耕地治理综合技术模式,探索构建因地制宜有效治理技术体系。2021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退化耕地治理试点,支持山东省开展盐碱耕地治理试验示范。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支持盐碱地治理技术创新,盐碱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盐碱地适宜农机装备研发;同时积极指导山东省加强盐碱耕地治理工作,推动盐碱地治理和耕地质量提升。

  感谢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

  010-59191294

  农业农村部

  2021年8月11日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tjsgls/202108/t20210816_6374113.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