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淮安样本”――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创新实干亮点纷呈
来源:    时间:2021-07-22    作者:

  市农业农村局自设立以来,连年获评市委、市政府科学跨越发展年度考核“第一等次”、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单位和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脱贫攻坚工作获全国先进集体表彰,农村产权交易成效全省领先,粮食保供、生猪生产等获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三农”工作决策 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项目攻坚,加快品牌建设,发展“三特产业”,全市“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发展“三特产业” 乡村振兴有“源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聚力打造特优高效种植、特种健康养殖、特色生态休闲“三特”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龙虾、稻米、蔬菜、生猪、家禽、现代种业“六大百亿级产业”和食用菌、中药材、休闲农业“三大 成长型产业”,全市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

  淮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加销基地,年产粮食99亿斤,获得全国唯一稻米融合发展示范市称号。特色高效种植优良食味稻面积155万亩、中药材面积5万亩,认定绿色蔬菜产业基地59个。特种健康养殖虾蟹面积50多万亩,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02万亩,全省第一。引进万头以上猪场项目26个,猪稳产保供出栏量位居全省第四、存栏量位居全省第二。特色生态休闲方面,争创省级精品休闲线路 5 条,发布全市 13 条精品乡村游路线,各类休闲 农业经营主体达 665 家,2020年实现农业旅游收入19亿元。

  做强园区平台 乡村振兴有“龙头”

  创业园落户,从最初的1万平方米,到现在的11万平方米,企业规模扩大了11 倍,蝴蝶兰出口量亚洲第一。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加大涉农台资台企招引力度,旺旺食品、皇达花卉、全稳农牧、三商农业、比米农牧、 敏实集团等诸多台企在淮投资兴业。去年底,国 家 级“两 岸(淮 安)现代农业合作试验区”在第十五届台商论坛上揭牌,淮台现代农业合作渐入佳境。我市深化农业园区建设,多要素强力保障产业加速发展。创成国家级农业园区5家、省级 13 家,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 产业强镇4个,省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个,引领生产要素加速向园区 集聚集群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有“劲头”

  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率先实现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全覆盖。一是坚持争创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不放松,着力形成淮安经验。去年我市3个县区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 拓展农村改革试验任务试点,全省共5个 。 二是坚持围绕“三块地”利用下功夫,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线上产权交易实现整市全覆盖,淮安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获评省级先进单位,农村改革综合成效位居全省前三。三是坚持创新集体增收举措,通过“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搭建联建平台(村)1185个,联建项目 936个,联建率处全省前列。

  打响“淮味千年” 乡村振兴有“领头”

  近年来,淮安聚焦品牌强市目标,聚力打造“淮味千年”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引领淮安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目前,“淮味千年”共授权50家企业12个品类农产品,包括“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淮安大米”“淮安黑猪”“涟水捆蹄”“金湖莲子”“淮安红椒”“淮安蒲菜”“涟水芦笋”“淮安芡实”“淮安草鸡”“洪泽湖白鱼”等。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淮味千年+标准+ 基地+溯源+电商+门店”五位一体发展路径,做好农产品产得优、推广佳、销得畅、管得住、口碑好“五篇文章”, 推动品牌建设向实体化、专业化、规模 化迈进,实现年产值250亿元,全国领先构建形成农业农村部GAP质量安全管理试点体系。《人民日报》以《品牌作引领,农业好前景》为题点赞“淮味千年”,深度报道“淮味千年”品牌建设的通讯《兴一个品牌,强一方产业》登上《农民日报》头版。

  打赢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有“奔头”

  今年6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获全国表彰。6月5日,淮安市乡 村振兴局正式揭牌,该局将传承弘扬好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好脱 贫攻坚成果、谋划实施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实现农业高质高 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探索走出具有淮安特色的乡 村振兴之路。 “十三五”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狠抓扶贫政策举措落实。截至2019年底,我市全面实现“十三五”14.3万户、42.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出列和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三个重点县区摘帽目标,渠北片区、涟沭接合部片区、西南岗片区和黄花塘革命老区面貌显著改善。2020年,坚持“抗疫情、防返贫”两手抓,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圆满完成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任务。

  开展环境整治 乡村振兴有“彩头”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荷花飘香……在金湖县塔集镇,荷韵小镇 展示给人们一幅世外桃源景象。 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高度重 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效解决农村如厕难、垃圾乱丢、污水横流等 农民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农民满意度、获得感。我市制订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度计划、考核细则,并与乡村振兴实绩考 核挂钩,增强县区主体责任。在省对全市7个县区考核中,两个县区为 第一等次,5个县区为第二等次,2个县区被表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县”,建成美丽宜居乡村 650 个。全市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99.9%,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 村庄覆盖率达61.9%。重抓垃圾分类、清运处理,行政村垃圾处理“五有”长效管护覆盖率100%,干净整治有序行政村比例100%。

  2021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倪建华表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 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牢固确立“项目为王、环境是 金”发展理念,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争扛红旗、勇当先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全省乡村振兴中“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http://nyncj.huaian.gov.cn/col/12159_137667/art/16250688/1626741063154uOP6t50D.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