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我市二万亩蔬菜增产二成以上
来源:    时间:2021-07-22    作者:

  在金普新区大连炮台海燕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设施蔬菜大棚里,一台小型挖沟机在棚内挖出4条浅沟,菜农把玉米秸秆平铺在浅沟里,再把生物菌液洒在秸秆上,然后覆土压实发酵……今年8月份,这个大棚将培育第二茬西蓝花和有机花菜。记者近日在“大连市2021年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项目现场观摩交流会”上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我市连续三年在蔬菜优势产区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老旧蔬菜棚区土壤进行改良,每亩地给予农户200元菌种补贴。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示范推广面积近2万亩,平均增产20%~30%。

  长期以来,蔬菜生产连作带来的土壤盐渍化、酸化、板结、土传病害严重、农产品检测超标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蔬菜特别是设施大棚蔬菜的生产。为稳定“菜篮子”工程建设,帮助菜农增产增收,从2018年开始,我市采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微生物为主的土壤改良修复技术,连续三年在蔬菜优势产区,对老旧蔬菜棚区土壤进行改良,并取得显著成效。

  大连炮台海燕蔬菜专业合作社经理孙岩军在观摩现场交流会上介绍,以前每个大棚每年只能培育一茬苗种,自从使用了新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蔬菜生产连作,而且产量也有所增加。往常育苗基本一茬就结束了,现在一年可以育两次苗,大大提高了棚的利用率,提高产量30%以上。

  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植保专家蔡洪祥告诉记者,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有效提高地温,并让土壤环境条件大幅改善,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设施蔬菜大棚不仅能够节省农药化肥的投入量,而且能够把土壤中残存的氮磷钾活化利用,产量提高20%~30%一点问题没有,用好的话增产效果能达到50%左右,投入产出比在1∶3之上。据了解,近年来,这项技术还被广泛应用在设施樱桃、桃树、葡萄树等果树生产中,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http://agri.dl.gov.cn/info/1060/24503.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