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来源:    时间:2021-07-14    作者:

  ――市委农办关于《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的解读通稿

  

  2月24日,邯郸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邯发〔2020〕1号)。

  一、文件出台的背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2020年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发〔2020〕1号)。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和扶贫脱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月2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冀发〔2020〕1号),对2020年全省“三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力量,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起草了《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

  二、2020年全市“三农”工作总体要求与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年,全市“三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现行标准下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全面完成省定调减52万亩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目标任务,全市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29万亩,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70%以上,粮食总产保持在100亿斤以上;农村环境面貌实现新改观,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万座,小街巷硬化率达到85%以上,力争达到10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取得新突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土地流转率达到36%,农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累计达到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

  三、文件部署的重点任务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施策,加大帮扶力度,扎实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基本医疗保障政策落地率、住房安全保障率、饮水安全保障率4个100%,确保完成剩余30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二是建立健全防贫机制。继续做好所有摘帽县和脱贫人口帮扶工作,加强对非贫低收入户、非高标准脱贫户等边缘人口的日常监测和帮扶救助,健全完善防贫基金与低保兜底相结合的防贫长效机制。

  三是巩固扩大脱贫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教育和健康扶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推动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二)加快补上农村民生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确定了 10 个方面的短板要加快补上。

  一是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新改建农村公路920公里。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全市60%的乡(镇)农村客运班线完成公交化改造,县域2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率达到80%。

  二是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推进农村供水安全巩固提升,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平原村庄基本实现自来水普及率100%。在有条件的区域,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年内完成50万农村居民江水置换任务。

  三是增强农村电讯暖保障能力。巩固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成果,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强化农村信息通信设施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稳妥推进安全清洁取暖,实施41.98万户“双代”改造,平原地区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

  四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一轮三年攻坚行动,新建中小学幼儿园220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

  五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推动县级医院与县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互联互通。

  六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七是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全市85%以上的乡村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大力培育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乡村全覆盖。

  八是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乡村绿化,完成1080个行政村村庄绿化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净增1.5个百分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05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

  九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质量优先、建管并重、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万座。提升农村环卫保洁公司专业化和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水平,平原地区全部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山区、丘陵地区95%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有效治理的村庄累计达到1400个、实现有效管控的村庄累计达到4000个。纵深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高标准完成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0.2万个,打造精品庭院2.8万个。

  十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2020年,重点打造峰峰矿区太行跃峰渠、涉县太行红河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每个县(市、区)创建一个以上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市级遴选确定2-3个示范区,给予重点支持。

  (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稳定供给高度关注,市委一号文件在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生猪稳产、实施奶业振兴行动等方面作出了部署,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坚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以上,总面积达到565万亩。

  二是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年内生猪存栏达到211万头以上,出栏量达到446万头,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一批超亿元项目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是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强化地方政府和乳品企业“双规划管理”,2020年生鲜乳产量达到18.1万吨,乳制品产量达到10万吨。加快建设绿色优质奶源基地,全市奶牛存栏达到5.3万头,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2吨。

  (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坚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质量、品牌、科技、绿色“四个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春播、夏种分别压减高耗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25.4万亩、9.25万亩,全市新增蔬菜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23万亩。支持各县(市、区)重点打造不同类型的千亩示范区、万亩示范带,重点打造大名花生和肥乡番茄2个5万亩示范区,打造5个万亩特色种植示范带,打造50个千亩示范方,新创省级特优区3个、国家级特优区1个。

  二是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着力打造提升3条省级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创建5个精品都市农业示范区,完善提升市主城区周边半小时都市近郊休闲农业发展圈功能。抓好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滏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提升,大力培育支持2-3个省级重点园区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提升10个市级以上精品园区。

  三是大力发展质量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农业标准化覆盖率提升6个百分点、达到70%以上。建设2个特色农业精品示范基地,打造30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70个冬奥会农产品供应备选基地。抓好永年、曲周等8个县(区)的省级农安示范县创建考核验收工作,全市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是聚力打造品牌农业。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基础,重点打造1-2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3-5个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争创省级“桂冠品牌”。

  五是加快发展科技农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新建省级星创天地5家、培育10家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依托特色产业精品基地,新建8个农业创新驿站,实现农业县创新驿站全覆盖。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建设3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83%以上。

  六是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继续实施季节性休耕40万亩,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140万亩以上,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万亩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1%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

  七是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开展农业大招商,全市签约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额10亿元以上。重点实施10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年度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重点打造3家省级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发展5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力争打造1个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八是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冷链物流基地,改造提升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益农信息社建设,提升12316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服务在线化、数据化。

  九是实施农业对外开放。大力培育出口主体,重点支持建设4个国际标准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创建6个国家认证企业。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全市农业出口额增加3%以上。

  (五)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基层治理能力决定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市委一号文件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加强平安乡村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作出具体部署。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重点建设20个党建示范区。深入实施农村“领头羊”工程,配合、承接好省基层干部“万人示范培训”,持续实施好《邯郸基层干部“百千万”培训计划》,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担当作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严格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

  二是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坚持县乡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落实乡村四支队伍“四化管理”制度。构建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五位一体”农村基层治理架构,加快推进村级标准化综合服务站全覆盖。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抓好峰峰矿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和肥乡区、邱县河北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综合试点。

  三是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和城乡社区治理体系。落实“一委一庭三中心”工作制度,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服务,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六无六百”平安村创建活动。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5%以上。

  (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改革是加快补上“三农”发展短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市委一号文件围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对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土地流转率达到36%。严格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对乡镇审批宅基地的监管,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简化农村集体建设地审批审核程序,推进乡村建设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

  二是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多举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继续实施消薄工程,全年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累计达到70%。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深入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建成市级家庭农场500家。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抓好省级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试点和肥乡区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国家试点。引导经营主体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重点打造30个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进土地托管(流转)服务,培育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性托管服务品牌。

  四、文件明确的政策保障措施

  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短板,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市委一号文件围绕破解“人、地、钱”瓶颈制约,强化要素保障,提出一系列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优化涉农资金使用结构。认真落实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稳步推进依法合规抵押融资。深入开展“双基”共建,探索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乡村发展用地保障。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项目。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市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至少10%新增建设用地,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三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到农村干事创业。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农村人才技能培训力度,2020年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0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培训,2020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

  五、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今年,我市将强化责任落实,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农村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探索建立县委书记主要精力抓“三农”工作的清单制度,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加强市县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强化统筹协调、政策指导、督导检查、推动落实等职能。强化督导考核,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就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我市实施意见重点任务落实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督查。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



http://nyncj.hd.gov.cn/cont_html/jiedu/2021-01-13/202101135137.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