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西郊绿道 美丽乡村的一条秀带
来源:    时间:2021-03-03    作者: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从2018年以来,铜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把60公里长的西郊绿道作为突破口,串点成线,连片扩面,把各类资源要素通过这条绿道整合起来,促进和引领乡村振兴,使西郊片区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目前,铜梁正把西郊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向蒲吕、安居等4个示范片推广。

  一条道路为何能激活、带动一个片区的乡村振兴?重庆日报记者开始探寻西郊绿道的价值密码。

  春节长假期间,位于铜梁西郊片区的巴川、南城、太平、土桥、侣俸5个镇街,乡村旅游堪称火爆:七天时间共接待游客34.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

  沿着60公里长的西郊绿道,可以游玩玄天秀水生态画廊、荷和原乡、西郊花语悠游谷等30余个特色产业基地和乡村旅游景区。南城街道黄桷门奇彩梦园内,10万多株郁金香竞相绽放,游客络绎不绝;到巴川街道玉皇村踏青赏春的游客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每天接待游客200多桌;土桥镇六赢村“荷和原乡”景区酒店、民宿和周边的农家乐天天客满,营业收入超100万元……

  “西郊片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西郊绿道的带动。”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西郊绿道已成为富裕群众的“产业路”、美丽乡村的“景观路”、群众生活的“幸福路”。

  “铜梁在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的持续推进工作中,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让闭塞的乡村畅通起来;通过发展基本产业,让贫瘠的乡村丰盈起来。”铜梁区委书记唐小平说,铜梁在乡村振兴谋篇布局时,明确了以系统观念和融合理念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的思路,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探索走出一条布局一产的同时配套二产、培育三产,改造农村危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整体打造城乡一体生态画廊相结合的新路。

  产业路>>>

  “串点连线,成片扩面”,西郊绿道将呈放射状分布的5镇街串联起来,分散的产业开始联动发展,“接二连三”

  在巴川街道玉皇村的西郊绿道旁,有一座黛瓦白墙的四合院,这是西郊片区的专家大院,当地的果苗培育企业成王果业公司就位于此。

  “现在,公司的果苗已销往全国和哈萨克斯坦。早在2013年我们就已入驻,但在西郊绿道建成以前,业务一直做不大,每年营业收入只有2000多万元。”成王果业公司董事长陈贵虎2月19日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主要是受制于交通的“肠梗阻”。过去到苗圃基地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机耕道,车辆进出困难,存在安全隐患。本来公司生产容器苗的利润最高,但生产容器苗需要的原材料多,运进苗圃不方便,迟迟不能上马。

  铜梁区交通局副局长谭洪平介绍说,以前,城区通向西郊5个镇街的干道是呈辐射状分布,彼此之间没有干道环线,只有靠村级公路相连,路况很差,大多数车辆都选择从城区绕行。比如从侣俸到太平,如果有干道环线,十几分钟就可到达,但从城区绕行,则需要半个小时以上。

  2018年,西郊片区欲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5个镇街交通不便的矛盾充分显现:本来,这个片区的农业产业基础不错,发展了花卉、苗木、蔬菜、水果、淡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但由于交通阻隔,无法联合起来发展,更不能形成旅游环线发展乡村旅游,只有一些分散的农家乐和垂钓项目等。

  2019年3月,铜梁建成了一条长60公里,宽6.5米的彩色公路环线――西郊绿道。西郊绿道通过“串点连线,成片扩面”,把分属5个镇街的众多产业基地或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同时还修通了西郊绿道连接各村社的支路,沿途5万多村民出行得到了改善,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的乡村连成了一片。

  西郊绿道的建成,给成王果业公司的经营业务带来显著变化,公司把容器苗作为主营业务,苗圃基地也扩展到了800亩,年收入有4000多万元。

  由于西郊绿道的带动,目前,示范片区已经引进培育13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2.35万亩,发展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等特色产业超过4万亩,打造了原乡小艾、铜梁龙柚、龙乡莲藕、坪漆香桃、有机草莓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景观路>>>

  田园变花园,农区变景区,西郊绿道掀开了美丽乡村画卷,西郊片区成为城里人的打卡地

  土桥镇六赢村早就是一个花果之乡,山上栽有桃、李、枇杷,山下种有万亩莲荷,可谓“山上季季有鲜果,山下十里赏荷花”。西郊绿道把这些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但是村里人居环境离乡村旅游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六赢村支部书记吴开英介绍说,村里按上级要求推行积分制,鼓励村民扫屋通沟、栽花种草。

  但这项制度的推行遭到部分村民的反对。十二社村民杨大华家喂有鸡鸭,但他一直不愿圈养,院坝时常污秽遍地。面对村干部的劝说,他脸一黑:“鸡鸭怎么养是我家的事,你们管不着!”

  为了说服村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干部先在西郊绿道沿线的八家院落建起整治示范点,房前屋后栽满了花草,院落也收拾得整洁美观,成为一道风景线。没多久,游客的车子停在了这些院落,农家自产的腊肉、鸡鸭、莲藕等土特产也连带着卖了个好价钱。

  这些变化,杨大华等村民看到眼里,他们找到村干部,表示也要把自家院坝收拾干净。吴开英说,人居环境改善了,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民宿已由一家发展到四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西郊片区呈现出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而西郊绿道打造的特色景观还有两处:一是绿道本身,二是乡村会客厅。

  为了提升道路的“附加值”,西郊绿道“颜值”得以提升:道路铺设了红色跑道,公路两侧栽种了竹子、桃树、芭蕉等经济林木和月季、野菊花、旱金莲等多年生开花植物。

  乡村会客厅是西郊片区的“地标”建筑,它是游客接待中心,也是村民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目前,沿着西郊绿道一共有8个乡村会客厅,每个会客厅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西来村是以婚恋为主题,而土桥镇河水村是以红色文化为主题。

  目前,西郊绿道作为“景观路”的定位已经实现,并催生了近郊生态观光游,西郊片区已成为城里人的打卡热地:赏花、美食、骑行、马拉松赛、荧光夜跑……铜梁区文旅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两年多来,有684万人次到西郊美丽乡村打卡,带来旅游综合收入达31.62亿元。

  幸福路>>>

  “在家有脸面,出门有活干”,西郊绿道给村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大量外出村民纷纷返乡

  春节期间,巴川街道玉皇村十一社村民王汝元夫妻俩就做了一个决定:“叶落归根,今后就留在村里住了。”在此之前,夫妻俩已在铜梁城区长住了20年。

  早些年,王汝元靠承包建筑业务赚了些钱,在铜梁城区买了房。2019年,铜梁西郊绿道建成后,玉皇村的乡村旅游红火起来,王汝元也拿了几万元钱把村里的旧房重新装修了一下,准备租给别人经营农家乐。春节回家住了几天后王汝元发现,城里有的,村里大部分都有,比如公交车、路灯、健身房、娱乐室、书屋、超市……最关键的是,他已经65岁,在城里要找一份工作很难,而在村里,他可以到农业基地、农家乐里打短工,每月收入一两千元不成问题。

  近些年,在铜梁西郊片区,由于农业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带动、村容貌的改善和公共设施的完善,进城村民回乡居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土桥镇大磨村的苏家院子荒废多年,西郊绿道建成后,院子的4户人家回迁翻修祖屋、修建果园、开农家乐。

  吴开英也介绍道,以前,每到周末,大多是村里的老人背着土特产去看城里的子女;现在倒过来了,是城里的子女开车回来看老人,村里六七成的农户院坝都停着小轿车。

  在西郊片区的农村,村民“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烧火不用柴”。年纪大一些的,可以散步、跳坝坝舞;年轻一点的,找个活儿干也比较容易,而那些到城里的年轻人,也感觉回得来、住得下了。

  南城街道西来村的老党员李强用自编的“三句半”唱出了心中的幸福:“白墙灰瓦住新房,车水马龙人熙攘,家家户户心欢畅,奔小康。”

  专家访谈>>>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智库专家王茜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铜梁通过一条60公里长的西郊绿道把各类资源要素整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如何看待铜梁的探索和实践?就此,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智库专家王茜。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是未来较长时期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是首要问题。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王茜认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来源是以区县为空间的城乡融合。

  常态化的疫情防控锁定了在地化的消费半径,能够进一步增强县域内部城乡之间的消费黏性,铜梁西郊绿色通道旅游环线正好迎合了春节假期无法外出、就地过年等在地化的消费群体需求,抓住了具有绿色消费需求的潜在城市消费者,实现区域内部的城乡融合。目前,这部分消费潜力巨大,还有待挖掘,应抓住这个窗口期建立符合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为促进要素的双向流动提供绿色通道。

  另一方面,各地都在快速上马乡村旅游的一二三产项目,但能够实现持久经营的难度很大,同时对资源环境也带来一定破坏。王茜认为,要加强乡村资源的统筹一体规划,遵循生态资源生命共同体的内在特征和在地化属性,生态化时期的产业模式应警惕规模化农业产业带来的教训,布局形成符合城乡融合的多元化业态,发挥乡村业态的集成创新作用。铜梁经验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通过60公里的道路将分散且多元的新型业态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生态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集群,满足城市目标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这是未来乡村振兴产业经济的新格局、新模式、新组织。


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102/t20210223_8922677.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