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农场、专业服务平台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海东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海东农业人才短缺仍是制约三农发展的短板。就此,市政协委员李积云为培养农业人才“支招”。
李积云建议,应设立更加完善的农业技术人才用留机制、体制。将农业技术类人才补贴、奖励向企业开放,鼓励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题的农业技术性转型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随后各地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解决专业技术人员‘进不来’‘留不住’‘招人难’等问题。”李积云说,从相关数据来看,海东市有农业人口140万,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0%,技术推广人员明显不足,如何系统整合企业资源,发挥农资企业农技服务优势对于迅速壮大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积云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农业技术推广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没有建立,队伍青黄不接,特别是学农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从事农业机构少,而实际更缺少在田间地头培养专家,知识技能更新不及时,指导服务水平不高,不少地方投入保障不到位,人员收入低……李积云表示,农业技术领域缺少有分量的荣誉奖励,目前,海东市驻村的“第一书记”农业部门人才对脱贫攻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助力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渠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而农业推广技术人才也成为农民眼中的“指导师”,农业人才的引进将对“十四五”开局以及助力乡村振兴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积云建议,海东市应设立类似“农业之星”之类的奖项,学术类授予技术推广拔尖人才,奖项类授予农技推广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事业单位,形成全社会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关注,改善目前农业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提高农业技术从业人员的荣誉感,为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供保障,提升农业技术专业人员整体专业层次。
李积云还建议,应将农业技术类人才补贴、奖励向企业开放,鼓励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题的农业技术性转型新模式。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