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领衔的“515”渔业科技服务行动(渔业重大农业技术协同推广)工作推进会暨观摩培训会在洪湖召开。
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李顺清介绍了院士专家“515”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行动的相关推进情况,就进一步做好渔业科技服务团队的工作讲了3点建议:一是要强化组织推动、政策驱动、科技带动,把科技资源、优势产业、生产主体三大要素捆在一起,把行政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三股力量合在一起,切实解决农业科技研发与成果应用“两张皮”的顽症,打造一批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典型示范成果。二是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建设一批示范基地,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三是要强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集成创新,围绕水产良种引进、水产健康养殖、池塘尾水治理等关键技术难题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促进科技攻关与产业升级融合互动。通过不断探索、创新模式、提升技术,来持续提高水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切实增强湖北省渔业竞争力。
会后,“515”行动推广负责人带领参会人员进行了现场观摩。在洪湖市千湖渔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参观了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的流道养鱼技术示范基地,详细观摩了池塘尾水处理、智能化养殖控制、机械化捕捞的技术装备的运行情况。在洪湖市德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深入了解了河蟹本地化苗种培育技术和大规格成蟹养殖技术,就新技术对河蟹养殖效益提升的情况进行了现场交流。
下午,桂建芳院士做了《渔业科技创新助推新时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报告。桂建芳表示,新时代水产养殖的发展目标要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朝着集约化、生态化和有机化方向发展,以科技驱动水产养殖技术创新与变革,实现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堂林研究员,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项目的最新研究进展,从稻虾田工程设计、小龙虾饲喂技术、繁养一体化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稻虾综合种养新技术”的培训。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汤亚斌介绍了“河蟹本地化苗种培育新技术”,从选好蟹种、种好水草、投好螺蛳、控好密度、调好水质、改好底质、喂好饲料、防好病害这八个方面进行了技术培训。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张学振教授,作了“池塘工程化绿色高效养殖技术”的培训,从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状况、渔业发展现状、渔业绿色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介绍了池塘工程化绿色高效养殖技术的原理,讲解了目前常见的工程化养殖模式和养殖装备的研发。
培训结束后,渔业“515”行动的两位首席专家对今年“515“行动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技术推广、基地管理、示范培训、辐射带动等方面做了重点工作部署。来自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以及8家实施主体和15家省地市推广示范单位的90多名人员参加会议。
附件: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