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一大早,宿州市徘澈酉缏沓〈遢氖展旱憔腿饶至似鹄矗搅臼展狠牡某盗驹缭缤T诼繁撸该芭┨镏拥愎ぁ庇械拿ψ虐巡即爻傻瘸さ某叽纾械拿ψ攀岸薮蚶Φ乃芰辖捍2灰换岫蠹揖痛殴ぞ撸残ρ湛乇几疤锛涿羁础
马场村有20多年大棚莴苣种植历史,莴苣收获后,开春就可以移栽西瓜、辣椒等早春瓜菜,夏季还可以种豆角、白菜等短季节蔬菜。
“今年的莴苣行情好,收购价每公斤2.8元左右,亩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有的大棚亩收入可达1.2万元。”经纪人祝家敏和记者说话间,又接到来自河南永城的客商电话,谈好价格、质量后,他就骑上电瓶车匆匆到地里看货去了。
“莴苣是顺河乡特色产业,每年种植面积万亩左右,这几年莴苣行情一直看好,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分管农业生产的乡人大主席王小静对记者说。为帮助种植户们把大棚建好、莴苣种好,该乡在做好“劝耕贷”支持农业的同时,还帮助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方便他们规模种植、集约经营,并帮助他们申请设施农业奖补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种植积极性。
王和宝原在浙江等地打工,去年春节萌发了回村种植瓜菜的想法。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去年午收后,他流转了10多户约25亩土地,建起了大棚。
“我这12个大棚总共投入将近18万元,现在赶上了好行情,莴苣全部卖完,收入20多万元,短时间就收回成本。”王和宝说,如果气温适宜,争取春节前把西瓜、辣椒全部移栽好,力争开春后再卖个20来万元。
莴苣的俏销,也带动了“农田钟点工”队伍的壮大。
“我从去年12月就带着10来个人铲莴苣、装莴苣,每公斤1元6角,我们每天收入200多元,每天晚上结账,现在已经收入1万多元,到春节收入2万元应该不成问题。”“农田钟点工”领队祁冬梅告诉记者。在顺河乡,像祁冬梅这样的“农田钟点工”队伍有50多支,他们每日活跃在田间,加快了莴苣的收获、销售速度,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乡的莴苣大都是‘红叶香笋’,这个品种的莴苣不仅耐寒、抗冻,而且口感好,除销售本省市场外,还远销浙江、上海、湖北、河南、江苏、山东、北京等地,价格一直较好。这些天,乡里日销售莴苣100多吨。”顺河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峰说。
“为保证莴苣质量,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我们农业服务中心在定期到田间指导、监管的同时,不定期对即将上市的莴苣进行抽样检测农残,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采收上市,确保消费者放心食用。”周峰告诉记者,今年顺河乡将按照“合作社+村委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力争大棚面积突破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
(记者 何雪峰 通讯员 祝家刚)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