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软硬兼施”优化返乡留乡农民就业创业环境
来源:    时间:2020-12-10    作者:

  (1)做“实”政策,筑巢引凤。落实家庭农场补贴政策,按建设类别分别给予20万、10万、5万不等的扶持资金,全市纳入家庭农场名录信息库动态管理的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9503个,2020年新评定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70个,吸纳留乡返乡农民工就业8.5万余人;新培育农民合作社48个,累计达到3395家,吸纳就业3万余人。落实3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19-2021年)”,开展农民工“春潮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培训计划和劳务品牌培训,2020年培训人数2.2万人以上。印发《眉山市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和师资管理暂行办法》,树立创业典型示范引领,全市评选出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3个和县级示范培训基地6个,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8850余人,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100余人,获“眉州田园名星”称号22人。

  (2)做“软”环境,服务增效。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搭好用地平台,成立县级流转总公司6个、乡镇流转公司118个、村级流转信息员1000余名,实现流转服务县乡村三级全覆盖,2020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万亩。出台《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的指导意见》,累计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1634本,依托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接受流转公司、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委托开展产权交易,为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做好农业企业融资服务,强化银企对接,梳理有重要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涉农企业以及农村双创主体245家,融资需求19.92亿元,已落实贷款融资3.53亿元。

  (3)做“硬”产业,筑牢基础。做强泡菜、晚熟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建成泡菜原料基地46万亩,落地泡菜企业64家,带动和惠及基地农户22万户。全市柑橘投产面积77.6万亩,产量109.6万吨、增产8.48万吨,产值达83.39亿元、增长9.38%,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7个,省级示范休闲农庄16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00余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经营性收入19.7亿元,接待消费人次480万人。依托农业园区打造农民创业孵化平台,建成10个创业孵化园,免场租、水电、网络等服务费用,为返乡创业者建立“创业之家”,彭山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四川丹棱琨玉珑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孵化实训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成功引进京东、阿里巴巴,创建“赶场小镇”,集中打造“互联网+农村”经济,搭建返乡创业电子商务平台,仁寿县、洪雅县、青神县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原文网址: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0/12/9/6e5ae2ef6bdd48019238bf4a7806c7a6.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