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市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和传播践行,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营造了淳厚平和、睦邻友好的良好乡风,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
在“订”上下功夫
在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过程中,各村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各社社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村社干部深入各社了解情况,向村民代表、群众征求意见建议,搜集“金点子”,鼓励群众自主协商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权和决策权,让村民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唱主角”。通过征询意见、系统整理、反复修改等,使村规民约入人心、接地气。
在“约”上做文章
村规民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要融进村民的心里。全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求各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立足于实际现状,重点围绕感党恩听党话、经济建设、村风民俗、道德风尚、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农村环境整治、激励奖惩政策等内容制定村规民约。同时,组织各村积极开展“一创两评”活动,对环境卫生好、勤劳致富、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好人好事等遵守村规民约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作为村民学习的典范;对环境卫生差、违法违纪等行为给予通报警示。通过舆论压力促进村民按照村规民约行事做人,助推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
在“传”上花力气
村规民约是村民们共同价值观的凝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宣传落实到位,就能起到“小条约”发挥大效益的作用。各乡镇村屯充分利用会议、电子显示屏、公益广告牌、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农村大喇叭、张贴发放宣传材料、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宣传村规民约内容和实施的重要性,真正使村规民约发挥约束作用,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促进乡风更加文明,民风更加淳朴。
村规民约的实施落实,不仅让村民能够自觉遵守“软”约束,也填补了德治与法治之间的“真空带”,约出了文明乡风的新气象,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各乡镇通过村规民约培育文明乡风、引领良好家风、涵养淳朴民风,目前实现了村规民约全覆盖,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