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省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治勋,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冯建新,体系病害岗位专家、信阳农林学院教授杨治国等专家到位于原阳县的河南黄锦立食品有限公司考察,为企业“传经送宝”。
经过前期对企业的调研走访,该体系加工岗位专家、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张浩博士提出了采用区块链技术对水产品进行防伪溯源。张浩说,质量安全与信任危机始终制约着国内高端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产品溯源是控制和解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技术方案,特别是新冠疫情以来北京的“三文鱼”事件更是对水产品的全程溯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省大宗淡水鱼加工体系专家组成员李红波博士详细讲解了区块链技术防伪溯源的具体内容。区块链有五个重要的特性,即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以及匿名性。应用在淡水鱼生产加工安全领域,区块链能够做到从养殖、育苗、饲料、运输、保藏、加工、质检、销售甚至装盘上桌等过程,每个环***字存证,每条鱼所有身份信息共享,每个节点可同步下载,信息链条全面完整,链上信息不可篡改,从根本上解决食品溯源工作的核心难题,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真实的水产品消费信息,满足监管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相关信息需求,利于助推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促进疫后高端水产品健康发展。
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烹饪系主任崔震昆应邀讲解了低温真空烹饪技术对我省淡水鱼产品精深加工的重要意义。据介绍,低温真空烹饪技术是在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将食材置于真空包装内进行低温(55℃~80℃)加热的一种烹饪方式。目前,我省淡水鱼以鲜食居多,在整鱼加工方面主要以冷冻为主。这是因为淡水鱼制品复热后易碎不成型,并且色香味均不如鲜食鱼。针对淡水鱼肉蛋白质特性,在温度和时间的精确控制下进行低温真空烹饪,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淡水鱼制品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营养物质氧化,保证制品成熟一致,最大限度地还原鲜鱼制品的色、香、味,并且在复热后仍能够保持完整外形,抑制嗜氧菌生长从而延长货架期,同时真空包装减少了储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目前,省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团队已经开发出多款淡水鱼制品。(记者丁先翠)
责任编辑:席姗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