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多举措抓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源:    时间:2020-12-03    作者:

  近年来,江安县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统筹谋划、强化管理,极大改善了项目区基础条件,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将高标准农田纳入政府重点工程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江安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县领导多次到项目实施区了解情况,督促项目建设,各项目镇村党政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亲自到现场指导项目建设。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等和农投公司也协调配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科学规划,夯实项目前期基础工作。在设计阶段,农业农村局农田站与设计单位一道深入项目区,通过实地察看,并与项目区干部和农民座谈,充分了解农民的想法,从实地测量到项目设计成果,实行农民参与式管理,让项目区农民群众全面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充分调动他们参与项目建设的主动性,让项目区农民群众体验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给项目区带来的好处,消除农民群众的抵触情绪和思想。

  三、严格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严格执行招投标制、监理制、跟踪审计制、公示制、法人制和县级报账制,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建立健全项目督导调度制度,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建立单个项目工作微信群、全县2020年高标项目微信群,采取一天一通报、一天一对比等措施,对凡不按照要求施工或工程质量有欠缺的地方责令其停工或返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对工程质量按照“三控制、一协调”的工作要求,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工作,有效推进项目建设。

  四、业主参与,先建后补。允许建设主体通过先建后补、村民自建等方式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即将项目的建设权交由项目主体,赋予项目主体在建设方式上有更大选择权。项目主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能力选择建设方式,简化工作程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先建后补、村民自建等方式实施,可大大缩短项目准备时间,计划批复下达后直接进入工程实施阶段;可减少财政评审、环评、重新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的成本;可提高工程质量。


原文网址: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0/12/3/e7295d33d8ee45c3924ea7756ba0a5a9.s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