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秋,长白县新房子镇大顶子村新建的“山珍土特品”加工场开始收购鲜山蘑菇的广告在村里的微信群里转发,引起了村民极大的兴趣。他们闻讯而动,到周边山林里采摘蘑菇拿到场里卖。
蘑菇以每市斤5元的市价收购,种类以本地盛产的冬蘑、榛蘑、粘蘑、小黄蘑等为主。每人每天基本都能采四五十斤,收入在200元左右,能干的一天能挣三四百元。在半个多月的蘑菇盛产期,厂里共收购了1万多斤蘑菇,村民们创收8万多元。收购的蘑菇采用纯原生态保鲜速冻的加工方式,放入冷库进行速冻保存。厂里以每人每天150元的工资雇了20多名本村村民,又让村民们有了6万多元的收入。
除了加工蘑菇外,加工场还收购贫困户周景武试种的3000棒无公害甜玉米、900斤花生,进行纯天然原味加工冷冻。试销成功后,明年将在全村大面积推行甜玉米等种植。玉米和花生让周景武一下子收入了7000多元,计划明年扩大种植面积,脱贫增收有了保障。
大顶子村地理位置偏远,海拔高、气温低。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山芹菜、薇菜等野菜种类繁多,各种蘑菇更是丰富。为了带领村民找到一条适合本地长远发展的转型之路,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推行“一谷一城”建设,解放思想找出路,经多次论证,决定依据本地自然优势靠山吃山,形成山野菜、山蘑菇、土特产加工的发展思路。筹集资金建设大顶子村山野菜加工厂房和冷库,购买设备,进行蘑菇试加工。村里和市绿丰冷鲜食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产品全部由公司保底销售,给予村里最低利润后,再以实际销售效益情况给村里分红,保障了村里只赚不赔。不到一个月,就带动村民有了十几万元的收入,群众十分满意。
明年,村里计划以土特品加工场为依托,大规模种植山野菜、甜玉米,收购山蘑菇,实现加工一条龙,保障村民年年有活干、天天有收入。同时,确保村里的贫困户不返贫,提升村集体经济增长,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生态绿色的富民增收路。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