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官网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495号建议的答复》,针对方中华等6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农业农村部经商财政部做出答复。
关于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答复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是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划定完成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落实到地块,实现上图入库,这是在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上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再优化,是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的核心区。据测算,“两区”生产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能满足我国95%的口粮、85%的玉米、14%的大豆、45%的油菜籽消费,建好“两区”就能进一步筑牢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基本盘。
二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17年以来,农财两部全面启动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中央财政投入91.74亿元,批准创建138个、认定4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各地创建1800多个省级产业园和3800多个市县级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已成为新时期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三是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为落实国务院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立足城乡资源禀赋,围绕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利益联结紧密、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突出串珠成线、块状成带、集群成链,推动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聚、多业态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累计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22个、农业产业强镇552个,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排头兵。
关于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答复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中央专门下发了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超过300万家,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化经营路径。
一是发展壮大家庭农场。2019年8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鼓励组建家庭农场协会或联盟,组织开展全国家庭农场统计和抽样调查。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填报数量超过100万家,已有28个省(市、区)开展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超过11万家。
二是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农业农村部扎实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试点范围覆盖全国158个县(市、区),将发展壮大单体合作社、培育发展联合社、提升县域指导服务能力等作为试点任务。与中化集团、中粮集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合作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种业、金融、流通等现代农业服务。截至2020年5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4万家。
三是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2017年,我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对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政府向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鼓励地方积极开展经营性服务方式创新。截至2019年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总量达到89.3万个,其中生产托管组织超过44万个,服务带动小农户超过6000万户。
关于完善农村产权权能 ,答复称,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三农”发展的关键举措。农业农村部立足职能,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不断丰富完善农村产权权能。
一是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法律规定,积极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838个县(市、区)和开发区开展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2亿多农户,确权到农户约15亿亩承包地,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指导各地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市场运行机制,引导土地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全国已有1239个县(市、区)、18731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2015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全国33个县(市、区)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截至2019年10月底,试点地区共腾退出零星、闲置的宅基地约26万户、14.5万亩,办理农房抵押贷款8.1万宗、201亿元。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研究起草《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并于2020年6月30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15个整省试点省份做好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检查验收,部署13个非整省试点省份全面推开改革试点,2020年实现改革试点省级全覆盖。指导各地做好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有序开展成员身份确认、资产折股量化、办理登记赋码等工作。支持地方结合实际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等方面探索,完善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激发农村资源发展活力。
关于创建美丽乡村,答复称,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农村部立足职能,制定出台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农村;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指导各地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污水、农村供水等11个农业农村重点领域补短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特别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中央要求,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责任落实、部署推动、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国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了较大进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试点乡镇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通过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试点村庄结合村庄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考虑村庄厕所、污水、垃圾、道路、绿化、广场游园、综合服务中心、河塘整治等标准配置,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发展。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十四五”农业农村相关规划,也将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农村面貌整体有个大的变化。
关于健全农村治理体系,答复称,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中央高度重视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印发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等具体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国乡村治理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按照中央部署安排,农业农村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及时针对新修订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解读,组织各地以多种形式送法下乡,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和案例指导力度,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开展了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和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行动,在全国选择了100个县市、100个示范乡镇和1000个示范村,重点在完善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完善村级权力监管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
关于健全政策保障,答复称,政策是引导“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中央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兴农政策。一是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渠道加大投入力度。2020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379.5亿元,比2019年增长39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积极推动各地加快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争取债券资金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二是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意见,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农业产业园区等11类补短板的重点工程项目,多渠道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三是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农村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出台进一步做好返乡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完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设施条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见习、实习、实训、演练场所和机会,提高创业技能。2017-2019年,连续3年举办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新创业博览会,搭建政策宣讲平台、成果展示舞台、励志故事讲台、创意比拼擂台。截至2019年,全国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850万人。四是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出台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顶层设计。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出力度,2019年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资金265.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带动全国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72亿元,为1.91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81万亿元。中央财政重点保障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油料作物、生猪等。同时,开展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奖代补试点,支持地方优势农产品发展。
关于突出创新驱动,答复称,创新是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农业农村部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举措,推动印发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做精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乡村信息产业。二是进一步深化农业“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探索替代审批的管理方式,开展权责清单编制,厘清权责边界,优化农业行政管理方式,确保全面正确履行职责。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优质奶业、棉花产业等80多个联盟,推动12个联盟实体化运行,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在全国布局建设了南京、太谷、成都、广州、武汉5个科创中心,推动200多家企业、200多个科研团队、20多支基金入驻,“农业硅谷”初具雏形。构建国家层面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省级区域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县级主推技术展示落地的示范推广模式,年累计推介2.2万项绿色增产、节本增效的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四是把破除要素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比如,推动银行大幅增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贷、首贷业务,推行审批便利化和利率优惠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生产项目的金融贷款支持。会同自然资源等部门出台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养殖环保、保鲜仓储设施用电等优惠政策,促进解决农业农村投资“卡脖子”问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把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摆上突出位置,聚焦重点,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努力使农业农村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