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省之力打造长江禁捕退捕的典范
来源:    时间:2020-11-26    作者:

  开栏的话: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要求,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积极作为,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坚决打赢长江流域禁捕退捕这场攻坚战。

  

  值此最后攻坚期,面对即将到来的常年禁捕期,沿江各地的禁捕退捕工作成效如何?禁捕退捕工作在不同地区有着怎样的特殊性,又有哪些创新性举措?从今天起,本报记者专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0个沿江省(市)农业农村厅(局、委)的主要负责同志,请其畅谈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的经验办法,敬请关注。

  长江“十年禁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拥有416公里长江岸线的安徽如何开展禁捕退捕工作?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

  

  记者:安徽省是长江禁捕退捕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禁捕区域包括长江干流安徽段及8条重要支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请问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门如何认识长江禁渔工作的重大意义?

  

  卢仕仁:长江禁渔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再次强调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安徽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长江禁捕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强化工作举措,坚持标本兼治,紧盯关键环节,精准组织实施,努力打赢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攻坚战,推动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绿色发展行稳致远。禁捕区圆满完成建档立卡任务,提前实现了捕捞证全部注销、退捕渔船全部收回处置、网具全部销毁,渔民社会保障、转产就业、执法监管等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记者:目前安徽长江禁捕退捕取得哪些阶段性成效?

  

  卢仕仁:安徽省委、省政府把长江禁捕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高位推动、狠抓落实。安徽省聚焦“船网处置、渔民安置、执法监管”三大核心任务,围绕“证注销、船收回、网销毁、人安置、有保障、无盗捕”六项具体目标,全力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摸清了退捕渔船渔民底数,共有建档立卡退捕渔船12722艘、渔民30421人。完成了船网证回收处置任务,全省禁捕水域内,分类处置渔船12722艘,销毁网具50多万公斤,截至11月上旬,共清理取缔非法捕捞“三无”船舶13764艘,收缴销毁非法网具47323套。保障了退捕渔民就业生活,截至11月12日,纳入社会养老保障退捕渔民27005人,通过企业吸纳、公益岗位、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转产就业退捕渔民20468人。养老保障、转产就业、医疗保障、低保、住房保障任务完成。形成了打击整治非法捕捞销售的震慑效应。

  

  

  记者:安徽在禁捕退捕工作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卢仕仁:坚持高位推动,压紧禁捕退捕责任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成立由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任“双组长”的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综合协调组、专项打击组、市场监管组、社会保障组、资金保障组,抽调专人,专班专抓。实行长江禁捕退捕“周调度、月通报”,建立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包保联系指导和明察暗访制度,压实各方责任。制定《安徽省长江流域禁捕考核细则》,将长江禁捕退捕纳入地方政府绩效目标河湖长制考核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列入省委、省政府督查计划和长三角重点工作协作事项。

  

  坚持精准核查,建立退捕渔民渔船数据库。通过“户申报、村公示、乡镇审核、县批准,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背书”等程序,建立督查链条,查清渔民底数、渔船底数、渔网底数,实行“一船一档、以船定人”管理,圆满完成建档立卡任务,确保不落一船一户一人。加强居民生产生活等船舶摸底排查和规范管理,全面治理整顿“三无”船舶,为实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人民至上,织牢退捕渔民民生保障网。强化资金统筹力度。截至10月底,全省落实禁捕退捕资金25.16亿元,地方和中央资金配套比达到116%。出台《安徽省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集中攻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强化13项补助政策保障,开拓产业扶持、务工就业、支持创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公益岗位安置、社保兜底“七个一批”安置渠道。印发《关于做好长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对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专业渔民和兼业渔民每人每年分别不低于3000元和2000元。安排基层干部结对帮联退捕渔民,推进精准帮联和全过程管理。

  坚持执法联动,斩断非法捕捞交易利益链。成立了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指挥部,建立了渔政、公安、市场监管、海事等部门打击涉渔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开展打击非法捕捞和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两个专项整治行动,变“单兵行动”为“联合作战”。加大巡查检查频度形成严管重罚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非法捕捞交易行为。

  坚持固本强基,构建渔政执法管理新格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沿江市县渔政管理执法机构人员编制工作方案》,统筹600多名行政和事业编制,建立安徽省长江禁捕退捕专项编制周转池,构建沿江市县渔政管理动态调整机制,依法依规增加市县渔政人员编制。八百里皖江、千公里岸线,超1000名编制落地、超2000名渔政人员在位在岗,为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在沿江各地配置了一批渔政执法信息化装备,加快推进“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渔政智能化系统建设,提升了打击非法捕捞的技防能力。

  记者:下一步安徽还将如何深入推动禁捕退捕工作?

  

  卢仕仁: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把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做,确保船网证处置“退得出”、渔民安置保障“稳得住”、执法监管“管得严”,确保如期完成长江禁捕退捕目标任务。突出抓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开展禁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坚”行动,高标准、高水平落实渔民安置保障政策,实现补偿及时足额拨付、社保应保尽保、家庭转产就业到位,特别要推动退捕渔民转养殖、转护渔等工作,做到服务不漏一人、政策不漏一人,确保实现渔民上岸稳得住、能致富。突出抓好人防和技防建设。落实沿江市县渔政管理执法编制和队伍建设,确保职责体系构建到位、机构调整设置到位、编制增加配备到位、人员及时补充到位。加快推进“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渔政智能化系统建设,确保2020年底建成使用,实现长江水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切实提升渔政监管信息化水平。突出抓好专项打击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公安、渔政、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实行从水面到餐桌全过程、全方位联合执法,保持打击非法捕捞力度不减,彻底斩断非法捕捞、收购、加工、销售食用渔获物的地下产业链。全面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做到应收尽收、应销尽销,杜绝非法捕捞隐患。突出抓好禁捕退捕督导检查。健全完善调度、通报、巡查、暗访、约谈等工作机制,抓好退捕渔民结对帮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个成员单位继续包保督导15个有禁捕退捕任务的市,组织省农业农村厅13个处室,采取入户核查、现场检查、查阅材料等方式,对全省禁捕退捕重点县(市、区)进行全面督导,及时掌握和通报禁捕管理、转产转业、社会保障、资金配套、执法监管和能力建设落实情况,加强问题督办整改。

  (记者 杨丹丹)

  


原文网址:http://nync.ah.gov.cn/snzx/zwxxi/54179791.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