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指标任务,牢牢守住了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对保障百姓“米袋子”、维护地区稳定和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农情调度,我区2020年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16.5万亩,预计总产374万吨,粮食面积和总产量较上年“双增”,有望实现“十七连丰”。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责任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先后印发《关于切实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的紧急通知》《关于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的通知》和《2020年各县(市、区)粮食生产目标的通知》,细化分解任务,压实主体责任,确保粮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各级农业农村、发改、财政、水利、农调、气象等部门和农业科研院校,各负其责,为粮食生产“把脉开方”,营造出重农抓粮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了全区粮食生产“一盘棋”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坚持项目引领,推动精准施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调优种植结构、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印发《2020年全区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围绕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全面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等10个方面,指导各市、县(区)稳定粮食生产。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意识,整合落实各类项目资金22.8亿元,全力支持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帮助粮食生产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解决贷款需求,充分调动粮食生产主体积极性。
三是坚持绿色优先,提高生产能力。坚持“藏粮于地”,加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新建高标准农田90万亩,机深松整地106万亩。坚持“藏粮于技”,在全区建设旱作高效节水示范园区23个,示范推广各类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面积237万亩。大力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建立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60个,建立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482个。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落实繁制种面积61.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3%。建立粮食作物优新技术模式示范点52个,新品种新技术到位率超过96%,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
四是坚持宣传培训,落实防灾减灾。积极创新宣传培训方式,借助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手机APP、专家热线等新媒体,向生产主体积极推送各类政策措施、市场供求信息、新型实用技术、气象资讯等,确保疫情期间宣传培训“不断档、全覆盖”。全年共召开各类现场观摩会65次,举办室内技术培训班132场次,举办科教云平台信息培训5466人,各类观摩培训受益农业技术骨干、新型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等累计超过6.3万人(次)。针对中部干旱地区大范围发生的连续旱情。自治区筹措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350万元,盐池、同心、红寺堡等地出台免费供种、农机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户开展因墒播种和抢时复种,为稳定粮食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