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阳光明媚,走进宋家镇焦赞村榆瑞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百多头肥硕健壮的白山羊正在山坡上悠闲地吃着青草。“这都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镇村领导的大力扶持!”看着羊群规模不断扩大,张润明打从心底里高兴。
今年33岁的张润明是白河县榆瑞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也是宋家镇焦赞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以前,他常年在外漂泊务工,没有一技之长,又没有文化上的优势,只能干些苦力活,挣些血汗钱,一年忙到头,生活依旧捉襟见肘。听说镇村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便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润明了解到镇上有村民通过养羊致富,在和家人商量后,将目光瞅准了山羊养殖。2017年初,他在老家建起了简易圈舍,购入了20多头白山羊,开始了白山羊生态养殖路。为了养好羊,他积极参加各类养殖培训、查阅相关资料、向同行请教,通过不断学习,他的养殖和防疫技术日益增长,养羊之路越走越顺。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张润明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不甘贫穷的他,有了成立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的想法。在镇村干部的帮助引导下,2018年,张润明贷入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购入了40头母羊,正式成立了白河县榆瑞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距老家一公里的荒地上着手新建圈舍。同年10月,占地2000平方米的新羊圈正式竣工,张润明和父母欢欢喜喜地赶着羊群搬进了“新家”。
有了资金政策支持,有了父母帮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他有了劲头,更有了盼头。三年来,每天清晨六点起床,简单穿衣、洗漱、早饭过后,张润明便赶着羊群上山......在养羊之余,他还喂养了四头生猪和十几只鸡,养殖收入加之产业奖补,为家庭收入提供了双重保障。张润明说他这是赶上了好时代,好日子就要来了。
“每只母羊每年产两次羊羔,小羊养大了卖掉,留下母羊继续养,现在存栏的有200多头、年出栏100头,翻了几番。现在毛羊25元一斤,大一点的羊能卖到2000元,效益很不错。”看着眼前的羊群,张润明又盘算起了收入账。黄泥坪优良的自然条件成为山羊养殖的天然牧场,这里放养的白山羊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杂草和作物,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市场上很走俏。每年12月白山羊出栏,不到一个月便被慕名而来的客商们抢购一空。
为了节约养羊成本,他还就近流转了十五亩土地,雇佣了两名贫困户种植红薯、黄豆、玉米、甘蔗等作物,这些粮食和秸秆为羊群提供了天然饲料,羊群堆肥可以再还田,形成了一条循环生态链。
“过完这一冬,等疫情彻底结束,我打算再加盖一个羊圈,继续扩大规模。”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张润明通过辛勤耕耘和劳作,靠念“羊经”发“羊财”,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收入逐年提高,日子越过越好。去年一年白山羊出栏60多头,净收入就超过8万元,张润明一家顺利脱贫摘帽。村里很多人看到他养羊赚了钱,纷纷将目光转向牛羊养殖,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焦赞村新增养殖规模户十余户。“产业兴,百姓富,要大力动员乡贤能人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宋家镇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形成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格局。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