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姚:“种养一体”循环农业谋多赢
来源:    时间:2020-11-13    作者:

流转荒山林地种植经济林果,打造省内绿壳蛋鸡存栏最多的养殖场,鸡粪变身优质农家肥,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今年以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积极探索“种养一体“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叠加显现,脱贫成果得到稳固提升。
    大姚仕华绿壳蛋鸡标准化养殖场位于大姚县金碧镇将军村委会花果山,是沪滇扶贫协作重点帮扶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产权归属村委会,以租赁方式承租给企业经营,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近20万元。
    喂水、喂料、温控、光控、清粪、捡蛋全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换上白大褂,蒸汽喷洒消毒,再套上一次性鞋套,方可进入智能化鸡舍。眼前的3万余羽绿壳鸡,日均产蛋2万余枚,每只绿壳鸡在结束一年的下蛋周期后将被淘汰,鸡肉成为餐桌上的美食,鸡毛加工成蛋白粉饲料,日常产生的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后将成为上好的农家肥。
    为激发困难群众的致富意愿,大姚仕华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鸡苗和技术指导,鼓励贫困户散养蛋鸡,并负责回收,成功带动周边4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860元。与此同时,企业流转林地发展经济林果种植,村民除获得土地租金外,到种养殖基地务工还多了一份工资收入。
    将军村委会脱贫户王芬在种养殖基地务工,月薪2700元,她同时喂养了蚕桑,家庭年纯收入4万多元。王芬说: “家门口务工,方便照顾老人小孩,企业教授种养殖技术,以后可以自己创业。”
    目前大姚仕华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花果山种植大姚核桃6000亩、软籽石榴700亩,其他各类水果300余亩。企业将养殖场的鸡粪制成优质果树农家肥,林果品质得到提升,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8万棵核桃树,盛果期需要15年,每个贫困户家庭可以管理5千棵树,每年仅管护收入就有8至10万元。”企业负责人彭士华说,下一步会深化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针对有责任心的农户,按照每棵树收益的50%、以入股形式进行合作。
    云南网记者 秦明豫


原文网址:https://nync.yn.gov.cn/news14/20201109/7062096.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