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泗县大路口乡大张村,沿着笔直的主干道走进了种植户陈敬然家中。刚到门口,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一派热闹而繁忙的景象。“400斤粉丝马上装车结束了,这是一位外地公司老板专门来订的货。”陈敬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71岁的陈敬然身体硬朗,他家里有20亩地,主要种植鲜食西瓜红山芋和适合淀粉加工的商薯19山芋,目前已经形成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其中春山芋亩产高达6000斤,秋山芋亩产约4000斤。正在仓库里忙活的陈敬然高兴地说:“我们生产的粉丝品质好,很多客户找上门来买,现在的小红薯已经成为黑土地里刨出的‘金疙瘩’。”在他的带动下,大张村现在已经有近20户人家,形成山芋种植、淀粉加工、粉丝加工一条龙服务。
泗县有“中国山芋之乡”称号,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山芋口感细软,绵甜香糯,既可作为主食蒸熟蘸糖食用,又可用来制作菜肴、点心。同时,山芋种植产量稳、旱涝保收的特点一直深得广大农户的青睐。近年来,泗县利用山芋种植形成的规模效应进行深加工,发展“粉丝经济”,让昔日“土里土气”的山芋摇身一变成了高附加值产品。
“我们家祖辈都是种山芋的,我自己摸索出来一套育苗方法。”大路口乡大季村邓传伟望着满棚的山芋秧苗心里乐开了花,基地采取“苗繁苗”的方式,改变了过去“芋种出苗”的传统方式,能够将山芋的产量提高20%。
目前,邓传伟成立了大路口乡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周边100多农户提供山芋苗子,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展山芋种植,基地还为13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
据介绍,目前,泗县山芋种植面积近60万亩,其中鲜食型山芋6万亩,淀粉型山芋52万亩,相关家庭农场、合作社、加工厂及其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8家,基本形成了生产、加工、储藏、外运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山芋产业一产产值20亿元,二产产值45亿元,泗县的山芋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记者 汤超 通讯员 贺微微)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