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大北山村发展特色产业侧记
来源:    时间:2020-11-13    作者:

  在村子的南山和西山,远远可以看到满山遍野的是一行行农田人参栽培基地;在南部的河岸两边,摆放着黑木耳菌袋;在农户的房前屋***院里,栽种着天麻和贝母;在后山,是成片的蓝莓和大果榛子栽培园……

  这里就是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现在的大北山村,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人参、灵芝、平贝母、蓝莓、黑木耳……长白山的各种特产,成为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

  大北山村地处靖宇县西部,村里有3个自然屯,农户532户。耕地面积1万多亩。这里无霜期短,地少山多,农田分散,贫困户一度超过30%。2015年之前,还是个贫困村。

  脱贫攻坚,产业先行。2016年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把实现脱贫攻坚与发展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依托长白山腹地的区位优势、中药材产业的基础优势,支持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和产业大户带头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发展中药材产业、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现在全村已经发展农田人参栽培400余亩,天麻、平贝母、北五味子、白芍等长白山道地药材1600多亩,蓝莓、大果榛子等经济果林1200多亩,栽培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520万袋。特色经济总规模突破3800亩,户均达到6亩。基本做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基本实现了脱贫的目标。”村党支部书记刘连智信心满满地介绍。

  在帮扶部门吉林电视台的支持下,村里创立了产业扶贫“老农夫”品牌,整合全县20多家企业的农产品,今年已经实现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

  “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统一包装和质量标准。实施‘品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能把县里的特色资源充分整合,大家一起奔小康。”第一书记高世龙说。

  青年村民朱有华和马淑华夫妇近几年利用园田栽培仿野生天麻2000多平方米,取得了丰厚的收益。重新装修了住房,还购买了汽车。黑木耳栽培大户许利连续栽培黑木耳多年,有了成熟的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和经验,今年栽培黑木耳26万袋,实现收入30多万元。

  残疾党员高秀虎多年研究长白山灵芝栽培,今年建设灵芝栽培大棚40个,栽培面积4000平方米,今年可实现收入300万元左右,带动12户贫困户当年增加收入10多万元。

  10月30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公示名单公布,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中药材产业榜上有名。大北山村现在是“参、菌、果、药、商”五路进财,扶贫产业全覆盖。今年全村预计可以实现特色产业产值8000万元以上,已经甩掉了贫困帽子,正在阔步奔向小康。


原文网址: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011/t20201113_7738130.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