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丰收季,延津县小吴村成方连片的胡萝卜在暖阳下,绿意盎然,已成了小吴村的“摇钱树”。
小吴村村民李培保今年种了19亩胡萝卜,已经进行采收了。由于李培保种植经验丰富,他不仅选种优质胡萝卜品种,还利用植保无人机打药、地灌带浇水等先进种植技术,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收入。现在每年他不仅能销售品相良好的胡萝卜,还大量销售品种优良的胡萝卜苗,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李培保告诉记者:“我种胡萝卜已经40多年了,现在种比以前轻松许多,从产线播种、植保无人机打药到地灌带浇水,又省事儿又不少卖钱。我种的这个胡萝卜品种是百王杂交种,价格比较高,你看这胡萝卜长得多好。我们这个地只适合种胡萝卜,现在全村人都种胡萝卜,家里面致富就靠种胡萝卜。我种的胡萝卜早两个月已经卖罢苗了,19亩地卖了7万块钱,希望以后年年都能卖得这么好!”
今年风调雨顺,行情也好,据李培保介绍,按目前行情,今年还是一个丰收年。
像李培保一样,小吴村众多村民也靠种植胡萝卜过上了富足日子。由于胡萝卜种植期只有五六个月,很多村民就把土地集中流转,然后外出打工。杨达峰成立了达峰家庭农场,流转了600多亩地进行胡萝卜种植。规模种植需要大量务工人员,他就安排不能外出打工的乡邻在地里种植管理胡萝卜苗,在收获季节再进行胡萝卜的采收、水洗、装袋等工序,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达峰表示:“今年种了六七百亩地的胡萝卜,种植期间用工人播种、弄地灌带,一天工人干8个小时可得70块钱,种植、打药都得找工人。秋季收获时,在胡萝卜示范基地干活儿,当计件工,一般4个月能挣一万多元。村民把地流转给我,价格是一亩地1200元,以后就是务工,地租加种植收获期间六七个月务工的工资可以达一万六千多元,不出门把钱都挣了,家也照顾好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小吴村是潭龙街道贫困户最多的重点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项目,并通过群众大会推荐“致富能人”流转土地1000余亩,用来发展胡萝卜种植业,除土地租金外,贫困户还可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
现在,色泽鲜艳、清脆香甜的胡萝卜成了小吴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小人参”。该村村民不仅有土地收入,还成为家门口的“上班族”,收入提高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记者马丙宇通讯员崔兴辉董瑜雪)
责任编辑:席姗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