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法定权利。根据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安排,今年6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评议市人民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三个多月来,市人大常委会就水污染防治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本次常委会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组***员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情况汇报,在上述基础上,本次常委会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市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题询问。
“你的回答主要是管理方面,但我的问题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你们将如何宣传《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刚才问题的指向是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我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9月28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专题询问市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及其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林业局、市供销合作社、重庆海事局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应询。
3个小时的专题询问中,10位市人大常委会组***员提出问题,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逐一作答。
直面问题
讲清下一步工作思路
“尽管这些年市政府在治水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目前我市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请问目前我市涉水环境问题中最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哪些,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这些突出问题的解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张晓涛首个提问。他直接要求市政府分管相关工作的副秘书长岳顺回答问题。
岳顺直面问题回答,他表示,下一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水污染防治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依然突出的问题。
下一步,市政府将从四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要有极高的政治站位,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巩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特别是要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二是着力要补齐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的短板,到2021年,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和城乡接合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新提升。三是紧紧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调研报告所指出的问题,进一步找准症结,高标准编好“十四五”规划。四是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让水污染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制度化的道路。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袁天长第二个发问,他将问题抛给市发展改革委,询问该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我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准入的政策规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回答了问题。他表示,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订了我市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明确了四大类42项,并督促区县政府根据实施细则切实履行监管责任,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实施,严格管控。
负面清单坚决禁止在长江干支流一公里范围内新建化工纺织类项目,在目录以外实施的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项目,不得予以核准备案,严禁在长江干支流5公里内新建园区、在长江1公里范围内扩建现有化工园区。
“负面清单都很明确,关键是要坚持下去。”听完回答,袁天长表示。
主动应询
邀请各方合力监督
“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统一实施监督管理。我市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屠锐询问。
“刚才问题的指向是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我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辛世杰作为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他接过话筒主动应询。辛世杰分析,当前生态环境部门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不足主要包括:精准治污存在差距,成因分析、措施细化、责任分解不够精准,相关部门联动合力不够强,部门互动监督做得不够,督察和执法未能较好衔接等。
辛世杰表示,下一步,将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提高监管精准度,同时继续完善生态环境垂改机制,“欢迎社会各界,包括媒体、社会环保组织和群众广泛监督,形成合力推动工作进步。”
问出关键
主动列举当前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城环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福生询问:“我市对已建管网中存在的破损、错接、雨污混流问题,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加以解决?”
“这个问题很关键。”市住建委主任乔明佳回答,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市住建委统筹规划、摸清家底,采取综合施策、运维提标、智慧管理等方式,全面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经过排查,全市“一张图”的轮廓已经初步显现,但距离空间、功能、结构三个方面完整的属性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乔明佳还主动列举目前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存在重建轻管,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三是管网情况复杂,错接混接数量较大。为此,市住建委将持续推进管网排查,加强建设统筹,全面补齐短板,促进科学建设。乔明佳还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二是支持排水专业执法能力建设。
补充说明
回应几年前的“追问”
按照我市贯彻落实“水十条”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规定,到今年年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要达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
“今年时间已过半,这些量化指标年内能否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有推动的计划方案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农委主任委员张敏询问。
“农村面源污染跟水污染关联度比较高。”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表示,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化肥农药使用,二是畜禽养殖废弃物,三是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其中,化肥农药减量是一个管理重点。他表示,化肥农药的减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生产主体,此外,化肥农药的持续减量与产量的稳定增长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下一步,将抓好行政和市场“两只手”,提高有机肥替代的补贴力度,同时加强有机肥品牌培育,促成良性循环。
“我要特别报告一下关于高毒农药的使用情况。”路伟在回答完委员提问后,并没有停止发言。
几年前,路伟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类似主题的询问。当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追问了路伟一个问题:高毒禁限农药退出有没有时间表?当时,路伟刚到市农委履新,没能回答得上这个问题。
回去以后,路伟深入了解了相关情况。“到目前为止,高毒农药退出仍然没有时间表。”路伟说,这几年,虽然退出的农药种类在增加,但是高毒农药并没有全部禁止。
路伟表示,经过研究,我市农业部门建议潼南区在全市率先作出示范,禁售高毒农药。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个区县禁止售卖高毒农药。
继续发问
如何做好条例宣传
“你的回答主要是管理方面,但我的问题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你们将如何宣传《重庆市水污染防治条例》?”询问中,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邹钢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他继续发问。
相关部门负责人再次作答后,邹钢表示,执法单位要对法律进行认真宣传解读,在此基础上再执法。
“请相关部门都要注意,把法规的宣传放在重要位置。”本次专题询问的主持人补充道。
“专题询问,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足,时刻警醒我们不要因为取得有限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专题询问后,市政府副秘书长岳顺表示,本次询问的问题找得准、问得直,问题分析也是十分深刻、十分准确,真正点到了“穴位”、击中了要害,对市政府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十分有意义,接下来将正视此次询问提出的问题、扎实整改。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