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五项举措加强粮食生产保障
来源:    时间:2020-08-17    作者:

  2020年,海原县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9.4万亩,预计粮食总产量26.657万吨。其中夏粮11.9万亩(小麦8.8万亩,豆类3.1万亩),秋粮97.5万亩(玉米32万亩,马铃薯32万亩,谷糜荞等小杂粮33.5万亩)。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生产责任。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和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工作计划、建立考核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农业农村局实行局长抓总、分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的责任机制,确保粮食面积只增不减、产量不降。

  二是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围绕“四调四化”,优化粮食产业布局,形成了以沿南华山树台、关庄、红羊、海城、史店、曹洼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以中东部西安、海城、关桥、贾塘、郑旗、李旺、七营等乡镇为主的小杂粮产业带,以东部扬黄灌区乡镇、辐射库井灌区乡镇为主的玉米产业带,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全县粮食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2万亩,占粮食生产面积的56%。

  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成立专家服务团队,结合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带动工程、致富带富能力培训、粮食产业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培训等项目完成骨干培训810人(次),田间培训1.2万余人;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引导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农技人员、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加入职业农民队伍,参与粮食生产。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协会,围绕产业服务和农机农艺融合,抓关键环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完成玉米、马铃薯半托管式服务4万亩。指导成立马铃薯、小杂粮产业协会,提升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主推马铃薯脱毒种薯、起垄覆膜再覆土、节水滴管,小杂粮渗水地膜精量穴播,推广全程机械化、抗旱保水剂、缓控释肥等增产增效新技术,为粮食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8364.58万元,全面推进耕地地力保护和等级划分、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和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改善粮食生产环境;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9.73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77万亩;全力推进2020年5.1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筹措资金1700万元,维修改造扬黄灌区渠道93.79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五是强化政策扶持,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采购马铃薯原原种750万粒,一级种薯2000吨,提高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促进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提升。对建设小杂粮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基地5万亩,每亩给予200元补贴;推进富硒功能农业生产,对建设富硒马铃薯、小杂粮生产基地的,马铃薯每亩给予100元补贴,小杂粮在享受200元种植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20元富硒生产补贴。鼓励合作社采购马铃薯分选包装机械,在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再给予30%的补贴;整合闽宁扶贫资金600万元,以村集体入股形式,建设小杂粮精深加工厂,推进小杂粮等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原文网址: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008/t20200811_2183675.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