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四平市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通过大力做好“一龙头、一高地、一业态、一链条”四篇文章,构建形成了一、二、三产业紧密联结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劲动力。
“龙头”引领发展
农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产业链经济,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这个龙头。近年来,四平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辐射带动基地农户发展生产,构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杂粮、中草药、生猪等十大加工链条,形成以大型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梯次跟进的产业格局,促进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推进本地农产品增值转化。“郑家屯”有机杂粮、双英花生等农产品加工产业脱颖而出,奠定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石。如今,农产品加工已成为四平市的支柱产业,并引领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高地”夯实基础
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发展是近年来四平市打造产业融合发展高地的具体举措。目前,梨树县创建省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全国规模最大的梨树县100万亩国家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梨树县绿色稻米、双辽绿色杂粮杂豆产区被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梨树白猪、梨树九月青豆角、铁西黑猪产区等被评定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新兴乡被评定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这些平台载体为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业态”融合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休闲农业就是“一业态”的最好诠释。近年来,四平市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围绕农村乡土特色、田园风光做文章,发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创意农业等业态,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进生态经济化,让田园变景点、农村变乐园。铁西丛泉湖花海的“观湖赏花,农家乐园”,梨树关东农耕博物馆的“农耕文化,关东风情”,双辽一马树森林公园的“森林氧吧,自然生态”,伊通铠铎棚室采摘的“瓜果采摘,满族美食”等特色景点得到快速发展。每到周末假期,到农村旅游观光的市民络绎不断,农村正在成为城市的后花园。
“链条”纵向延伸
发展全产业链经济这“一链条”,是未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农业产业链条短,是制约农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对此,四平市大力发展全产业链经济,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打造中国北方农谷品牌。发展玉米全产业链。依托天成玉米、新天龙等龙头企业,在生物化工上下功夫,打造国家玉米精深加工基地;发展特产品全产业链。重点发展蔬菜加工、鹿产品加工全产业链,在高精尖上下功夫,打造东北特产品加工基地;发展畜禽全产业链。重点打造梨树华统生猪、君乐宝乳制品、耘垦牧业肉禽、双辽肉羊等全产业链,建设牧业经济强市。通过发展全产业链经济,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动力。
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加速形成了农业链条化、链条服务化的局面,释放出产业由“融”到“合”的“后发优势”,这无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在这把金钥匙的开启下,农民改变传统务农思维,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积极进厂做工,全面拓宽增收渠道,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四平大地徐徐铺开……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