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看获嘉
来源:    时间:2020-08-11    作者:

  深化农村改革是破解“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法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在这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河南省先后有济源市、获嘉县、濮阳市华龙区、新县等18个市、县承担国家试点任务,为全省的改革工作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近日,记者走进获嘉县,去探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带来新变化。

  [经验一]摸清村集体家底

  219个行政村中,集体收入空白村55个,5万元以下的村89个。在获嘉县,村集体经济薄弱曾成为基层治理的“疑难症”,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2017年6月获嘉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该县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中部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新模式。

  “集体土地过去是56亩,现在是230余亩;集体固定资产过去是140万元,现在是72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去是5万余元,现在是16万余元。”7月29日,获嘉县城关镇大洛纣村村委会主任陈习龙通过三组数据道出了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前后的变化。

  过去,获嘉一些村庄的集体资产是笔“糊涂账”,有被私人数十年侵占的,有签订不合规合同租赁承包的,有被悄无声息征收转变用途的……改革中,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是一场“硬仗”。

  位庄乡南阳屯是城中村,大量归属集体的门面房被低价租赁。“原来一间门面房2万块钱租10年,每平方米50多块钱/年。”南阳屯党支部书记王平说,清产核资时,由司法、纪委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帮南阳屯清理不规范合同,再公开招标,门面房的租金涨到了每平方米310元/年,6000多平方米门面房成了“金疙瘩”。

  2018年以来,获嘉县先后清理不合理合同1757份,收回集体土地4399.5亩,收回房屋27391.22平方米,收回资金973.47万元,增加集体收入1881.37万元。通过破解清产核资这个最大难题,不仅厘清了家底,增加了集体收入,更为关键的是理顺了群众情绪、营造了公正风气,为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了前提、夯实了基础。

  目前,获嘉县219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身份界定和折股量化工作,理清经营性资产约2.62亿元、资源性资产58.18万亩,39.9万人享有村集体经济分红权益。

  [经验二]盘活沉睡的资产

  清产核资是“苦仗”,解决村集体零收入、盘活集体资产更是“攻坚战”。“改革之初,有人问集体收入空白村如何改?改什么?我们认为改革恰恰是消除集体零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获嘉县副县长王庆军说。

  实践中,获嘉县探索总结了资产盘活、村企共建、飞地造血、抱团取暖、培育新型业态、土地统筹经营、财政资金入股、集体资产打包等八种模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大洛纣村通过谋划村内闲置地、盘活建设用地资源、谋划旅游区建设项目、谋划村内“四荒”地发展,启动了文圣路北侧、中心路两侧51亩土地开发计划,该项目将为村集体增加固定资产130余万元,集体年收入增加10余万元,并为村失地农民提供20个就业岗位。

  照镜镇东彰仪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土地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引进农业大户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村集体也取得了固定收益。目前,已集中流转土地1000余亩,户增收入500元左右,集体增收1万元。村集体还与河南锦源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集中流转土地230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村集体通过为企业提供服务增加收入,群众通过为企业提供劳务增加收入。目前,已安排48名村民为企业服务。

  [经验三]健全规范集体组织

  去年3月,获嘉县位庄乡南阳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暨第一届股东代表大会召开,股东代表齐聚议事室,审议通过了《合作社章程》。全村3288名股民拿到了每份22000元的股权证,开始分享7347余万元的村集体资产经营红利。

  “合作社成立实现了集体‘资产’变‘资本’,‘居民’变‘股东’的变革,群众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南阳屯村党支部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王平说,“接下来,合作社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组建农业、物业、劳务、物流等子公司,走公司化运营之路,壮大集体经济,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选什么人代表群众管理集体资产?这是成立组织、规范管理环节的最大关注点。

  获嘉县制定出台《获嘉县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选举办法》《获嘉县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等指导文本,引导各村按规定选举,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股东选为代表,定期组织召开培训会、交流会,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整体素养,实现用企业家的理念经营村庄、用市场化的手段谋划发展的目的。

  在获嘉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设计中,激活农村经济活力的同时,基层治理结构也将顺势调整,通过村“两委”与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的交叉任职,明确经济发展权责,改变村庄“一穷二白”的现状,避免“集体空,没人听”的尴尬,走上了“集体有,跟党走”的大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夯实了治理根基。

  “通过确权、赋能、活权改革,让原本不流动的农村集体资产变成活资本,沉睡的资源被唤醒了,农民变成股东,获得更多的实惠。”获嘉县委书记王永记说,“下一步,我们将着眼长远、持续探索,统筹推进农村五项重点改革,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为农村综合改革打造‘获嘉模式’。”(记者吴向辉)

责任编辑:陈博
原文网址:http://nynct.henan.gov.cn/2020/08-11/1753669.html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三农项目简介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网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