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好秋粮生产,加快生猪恢复生产,落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任务,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科技支撑思路举措,加快推进农业补短板、提质量、增效益,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水平。7月30日下午,市农业中心主任王红军一行就生猪生产和稻鱼综合种养情况到宝坻区进行调研。王红军强调,受新冠疫情严重冲击影响,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变数增加,矛盾风险、困难挑战形势严峻,食为政首、农安天下,应对风险挑战“三农”固基础、强信心、稳预期作用尤为凸显。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支撑部门,要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底线思维,树牢风险忧患意识,坚守“三农”情怀。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调查研究、科学系统谋划、凝聚民力民智、注重工作实绩,在解民忧、纾民困中体现新担当,在谋发展、促增收中展现新作为。
宝坻作为全市生猪养殖大区、优势区,中粮、宝迪、农垦康嘉等大型龙头企业聚集,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产业模式水平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王红军一行围绕生猪恢复生产进度、制约因素、突出问题、发展思路与部分养殖企业代表进行调研座谈。会上,宝坻区畜牧中心负责同志介绍了全区生猪生产情况、产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和发展规划,详细询问了各企业当前存栏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补栏增养计划、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恢复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王红军指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是保障市民“菜篮子”有效供给的民生大事,是中央、市委高度关切的国之大事,要切实做到重者重之,要坚定信心、咬定目标,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全力以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要严格落实非洲猪瘟消毒、隔离、检测排查、报告等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重点是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防控措施,要在落实落细扶持政策、强化技术支撑、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谋良策、出实招、求实效。
前辛庄村作为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也是农业中心稻鱼立体种养科技帮扶基地,今年全村通过土地入股合作形式发展稻鱼立体种养规模近千亩,稻蟹、稻鱼、稻虾、稻鳅和鱼藕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交错发展。王红军一行走进稻田,察看水稻长势、稻鱼生态种养试验示范情况,与驻村帮扶组、村支两委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技术需求和生产效益情况。王红军强调,发展稻鱼立体种养是市政府着眼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实现我市农业向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生态优先、立足资源优势、加强创新引领、强化典型示范。重点要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业功能、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做足文章。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市农业中心副主任孟庆江、种植业部部长王凤行,宝坻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八门城镇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三农内参网 snncw.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5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0533号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neicanyx@163.com
邮箱: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